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内地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缺乏感恩思想、学习成绩较差、生活习惯差异大、心理问题突出等问题,鉴于此,应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学业修养、尊重民俗习惯、关注学生个人情况,以提高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质量,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内地高校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海东 《高教论坛》2010,(5):127-129
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区高校而产生的心理不适问题,这是西部高校在教育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分析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出发,力求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帮助刚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少数民族聚居地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势必会出现一些社会适应问题。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社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因此,个案工作的介入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桦 《西藏教育》2014,(1):39-42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少数民族聚居地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势必会出现一些社会适应问题。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社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因此,个案工作的介入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时期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还是未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同其他大学生一样,生理、心理处在一个迅速变化期,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不适。这种心理不适应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语言交际、生活习俗上,还表现在其内在的宗教信仰、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因为冲突带来一系列的心理体验上。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校园和谐与民族和谐。  相似文献   

6.
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地方高校以后,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以赤峰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从主流文化生活适应、学校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宗教氛围等四个维度来调查赤峰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状况.对当前地方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脱离自己的母体文化群体进入大学校园后,必然要面临着来自与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有较大差异的主流文化的考验和民族认同的困境.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调查分析,提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加强民族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省几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认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增强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极其重要和关键的环节.转变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入学时在健康意识方面的劣势,发展其体质方面的优势,从而带动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对构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适应和推进未来社会前进的健全人才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高校特殊群体。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新形势,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什么,大学生活是怎样的",这是每一个新入学的大学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能够使得大学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将"能力"作为文化适应的一个研究范畴,与"态度"、"策略"、"模式"一同构成教育人类学文化适应研究的四维研究路向。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教育统计方法,结合民族学/人类学文化适应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学校、生源地、性别、专业、年级、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其中学校和民族分别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最显著和最不明显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未呈现出随年级的增加而随之提高的趋势;民族院校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普遍低于其他高校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与学校生活满意度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内地高校积极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由于新疆地处边远地区且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与内地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后的文化中断,使得文化适应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文化适应策略并加以实施,将会有益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跨入社会后,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一个对社会的适应问题。这主要包括:人际环境的适应、职业环境的适应、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这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面前客观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是一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尽快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改变本地区落后面貌培养、输送高素质使用人才的重大责任,但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素质拓展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导向不明、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所占分量不够、基础投入不足、开展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红河学院为例,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进行探索研究,对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前半期生活是大学生的一个关键时期,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出现问题较多的时期。在当前大阅读时代如何使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专业兴趣,是我们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规划将带给大学生不同的大学生活结果.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的适应和成长教育进行相应的侧重,大学生活之后人生之路的成败取决于高校对大学生适应和成长教育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从中学进入大学后,都存在相应的问题.能否尽快主动地学会适应,尽快成长,对其能否成功的利用大学生活,成长成才极为重要.本文从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出发,总结了高校适应和成长教育实施的重要方面,包括学生定位教育、理论实践教育、学问教育、时间管理教育、为人处事教育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高校大学生才能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人生发展习惯,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跨民族文化交流,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当代高校苦思的问题.文化适应问题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而教学模式的是否合理,也对教学效果产生关键性作用.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及思政教学模式定义现状入手,找出它们之间潜在的关联性,并推敲出基于两者关系下的思政教学问题,科学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期望以此增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教学工作,实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教育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8.
闫岩峰 《考试周刊》2013,(48):167-168
对高校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提出要从完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充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采取科学的教育形式三方面着手增强入学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温州高校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多适应问题。高校应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在内蒙古各高校里面。据一份权威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2010年上半年在册学生365896人,其中少数民族女大学生60026人,占16.41%。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独特的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等原因,在以汉族为主体的普通高校里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而研究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以帮助她们快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