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毛泽东新闻作品的论文很多,绝大多数都将毛泽东的新闻作品视为新闻写作的典范,对其进行传统修辞技巧的分析。其实,毛泽东新闻作品的意义不在于新闻写作本身,而是应将其视为政治领袖通过公开媒体发声、进行广泛政治动员的话语实践。在媒体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这一话语类型理应得到更大的重视。借鉴英国"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的政治修辞理论,通过分析毛泽东"五评白皮书"的新闻评论文本,尝试总结出这一具有强大力量的系列新闻评论所采用的话语修辞方式。同时也说明,对于毛泽东新闻作品的研究完全有可能转换范式,进入到更加广阔的政治传播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国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是否日益趋同. 我们知道,中西方媒体从业者在新闻思维和话语方式上存在着不小差距.本文的关注点在于,经过了多年的国际新闻交往,中西方媒体从业者所使用的新闻话语方式是否延续了其各自的表达惯性,中西方不同媒体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是否表现在灾害新闻文本的生产过程中,并最终转化为新闻作品上的差异,不同媒体在灾害新闻上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否更加接近,在新闻角度的选择以及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是否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融媒时代,财经数据新闻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技术与数据新闻生产的不断融合,数据新闻的报道话语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以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为例,从技术、叙事、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探讨融媒时代数据新闻的话语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递者的人是如何接受信息的,又是怎样生成话语的,如果仔细观察新闻传递的方式就会看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递者只是接受了其他传达者的信息,并利用各种引语形式把其他传达者的话语转换成了自己的话语。本文从话语理论视角出发,认为权威的新闻源才是新闻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5.
郭林  黄鑫 《青年记者》2010,(6):30-31
政府新闻言论是指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站在政府立场向公众发布的能够代表政府意志和观点的新闻讯息,包括政要演说、典礼致辞以及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等等。由于媒体关注度不断升级,政府新闻言论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话语方式。本文从政府新闻言论的基本类型出发,结合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的经典范例进行比较,意在探讨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中话语方式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一、从叙事学到新闻叙事学 叙事学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兴起于法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在《(十日谈)语法研究》中,首次提出"叙事学"的概念. 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一书中,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热奈特将叙事分为纪实的叙述和虚构的叙述,新闻被列举在了纪实叙述类作品中.其实,新闻不仅是叙述,还是人们接触最普遍的一种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从业者的新闻职业规范,1999年引入我国后对我国的新闻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多是关于其本身的形成及没落原因、概念的内涵等方面。本文着重从《东方今报》专版《非常档案》的文本入手,对其话语模式、选题范围、记者观察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浅析新闻专业主义在深度报道上的呈现方式,探寻新闻专业主义对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的影响,寻求纸质媒体就新闻作品提高竞争力打造品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话语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和结构,而且还建构社会现实和结构。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新闻话语日益成为构建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受众了解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渠道。本文以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研究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环境新闻话语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分析《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有关河北省的环境新闻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形象的建构。结论表明,环境新闻话语建构了环境污染严重的河北省形象,同时建构了全面、深入、全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积极正面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新闻话语的编码和霸权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红 《现代传播》2004,12(2):38-40
本文探讨新闻话语编码过程中霸权的形成等问题。通过介绍新闻话语的编码过程以及三种主要的霸权建构方式 ,来说明掌握新闻话语权的阶层是如何将其思想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嵌入新闻话语中的 ,新闻话语又是如何影响受众对真实事件乃至世界的认知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话语表达,新闻评论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并具有生产性力量,推动着社会事件的发展,塑造着公众的舆论生态。本文从话语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分阶段的新闻评论类型及特点。从话语生产与社会事件演进机制结合日本地震分阶段的灾情特点,本文初步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新闻评论分为人道主义话语、启智话语、理性话语和危机话语四种新闻评论类型,四种话语评论类型纵向、动态地构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新闻评论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1.
时政类新闻期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和形势的变迁其叙述话语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告知到故事化叙述的多重演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时政类新闻期刊中叙事话语的四种样态,即以宣传为主的政治话语,以资本驱动的商业话语,回归新闻本质的民间话语和以事实为本位到追求故事化叙述的话语转变.新闻话语发生的转变,一方面离不开市场和技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离不开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新闻叙事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回归新闻的本质属性,体现新闻规律.民间话语在与政治和商业话语的博弈与抗争中成长和壮大,新闻叙事不断由政治化语境向故事化、平民化、娱乐化叙事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12.
彭兰 《出版广角》2015,(4):75-77
网络媒体技术的大发展,改变了新闻作品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借助于此,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和隐秘化,新闻作品版权的保护举步维艰。文章从这一媒介现实出发,在新闻作品版权客体范畴确立的基础上,以其矛攻其盾,从“网页快照”“深度链接”两个角度进行侵权认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数字时代下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广电媒体新闻话语呈现工具价值偏向,回归到人性与理性的建设性新闻似乎为当前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思路,这或许为广电媒体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了思路。本文主要从新闻话语的实践转向入手论证了我国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必然性,进而结合建设性新闻实践的知识特性,立足知识生产视野,从时间秩序、知识生产视角、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者等不同侧面探讨建设性新闻话语生成逻辑为知识融合。知识生产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仍需回到交往实践,因此本文也回到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进而分析建设性新闻话语的具体生成路径为:动态交往—主体间交往—融合交往—向善交往。  相似文献   

14.
突出广播特色,用典型音响元素作为新闻作品的基本材料是广播业界多年的追求。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全国广播界已形成了用音响说话的广播话语方式改革潮。同时,广播凭借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伴随性、即时性、隐匿性、报道和参  相似文献   

15.
蔡敏 《新闻界》2002,(6):20-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核心——多中心”的传媒文化生产结构,与之相应,新闻话语方式也产生了转换,体现在由话语生产的政治学转向政治学与经济学原则的并立,而传媒的使用与满足图式则建构了认识新闻话语的文化之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话语的"品控"构筑出发,认为传统媒体在运营新媒体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构筑新闻话语体系:思想性话语与文学性话语相融合,人文性话语与科学性话语相融合,创造性话语与事实性话语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以“短、实、新”为标志的清新文风正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新风尚。改进文风,既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关乎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改进文风对新闻表达样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界以此为契机,努力进行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新闻话语方式变革。本文主要从新闻语言的角度探析电视新闻话语方式上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话语理论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新闻源对新闻话语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他只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权威的新闻源才真正是新闻话语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话语语法之变,不是新闻媒体单边主义行动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从政治与媒体关系结构的改变上下工夫。话语是用来交往的,人与人之间借助话语得以交流。新闻话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话语。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更多是建立在新闻话语之上的。自从有了专业化的媒体组织,人们就把自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新闻话语具有非个人化特征。新闻作品通常不直接表达写作个体的信念与观点。比如国内外政治、社会生活、体育艺术、科学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