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专题》中“利用PCR技术来扩增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采集20例南阳牛的血液,采用酚/氯仿法分离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且对ANGPTL4基因部分序列(677~998 bp)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获得的牛基因组DNA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主条带清晰,表明获得的南阳牛基因组DNA可以用于后续实验;以所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ANGPTL4基因片段扩增的条件,结果表明,最理想的PCR扩增条件是模板量为2μL(50 mg/L),Taq聚合酶(5 u/μL)的量为0.8μL,退火温度为56℃,循环次数为35次。  相似文献   

3.
您好!我们在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总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成功率很低。这是什么原因?请您给我们指点指点。  相似文献   

4.
李方 《现代语文》2006,(1):89-89
一、片断训练的涵义。片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等整体当中的一段。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或一节的小篇幅,或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谈论对某事或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作文片段最突出的特点是篇幅小,训练目的明确,反馈比较及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完整作文概念,所以训练起来很方便。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系列训练,并且使之成为训练系统和训练体系,学生将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个学年练笔的数量不小,如果单从大作文这种形式着手,那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倒是片断训练这种“细水长流”的形式很容易汇成“大江大河”。作文片段训练如同当前大家都喜欢的小品表演,虽然简短,但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小品演员成为出色的影视演员。  相似文献   

5.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教材中,描述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时,提到“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介绍了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好几个问题,现讨论如下: 1为何不需要解旋酶? DNA解旋酶能降低DNA双链解成单链的活化能,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就能使DNA的双链解成单链。在没有酶的催化作用下,就必须由外界提供更多的能量才能使DNA分子活化,当在体外加热到90℃~950℃,DNA分子就由常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双链解旋成为单链。所以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不需要解旋酶。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中有一个“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实践。但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完成了制作之后缺少应有的归纳和改进,或者比较和归纳不够,将完成制作当做最终目的,忽略了模拟制作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结合生物学核心素养进行整体设计,从设计思路、实施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第一节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部分只有两个实验,看似简单,似乎学生一学就会,其实并非如此。按直接从概念出发,然后分析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脚步,体验科学家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M《DNA分子的结构》一课的教学设计,本课旨在让学生掌握DNA分子结构特点和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图分析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二《生物》第五章“遗传和变异”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第一节“生物的遗传”中第一个大问题“遗传的物质基础”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本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时,如果仅依靠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理解起来总会有些前后内容不够连贯、逻辑性不强的感觉。如果将教材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和循序渐进地吸纳新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1问题洪毅[四川省泸州市纳溪中学(646300)]在学习人教版选修3的"基因工程"专题时遇到下面一道题。题目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下列不属于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是()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B.从cDNA文库中获取  相似文献   

14.
屈伟 《生物学教学》2008,33(6):22-23
“DNA的复制”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DNA分子的结构,而DNA作为遗传物质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通过自身的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人教社2000年11月出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183;必修)下册在第75页有这样叙述: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二十多所新式学堂。而2004年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在第72页却这样写到: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堂。那么,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到底是二十多所还是三十多所呢?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介绍]《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人教版第一册的第三篇课文。全诗共四句话:“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诗句虽然简单,但要一年级的学生真正读懂全诗,尤其是了解“顺水流、树木密、鱼米乡、画中游”等词句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执教老师觉得:除落实“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一目标外,更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优美。  相似文献   

18.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我国生物课程改革所重新确立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探索生物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式。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扩大信息量,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14,(3):77-78
据2013年9月28日《科技日报》报道,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学副教授基里尔·罗巴切夫,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以及仪器设备,对酵母细胞中断裂诱导的DNA修复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这种修复并不依赖传统的复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