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我国银行集中度、制度与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中、制度对银行效率的影响较大。银行集中度及通货膨胀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与银行效率有显著关系。但加入制度因素后,银行集中度及通货膨胀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与银行效率有显著关系消失。所以提高银行效率必须从制度建设开始。  相似文献   

2.
基层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针对基层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从基层银行效率入手进行实证分析,搜集了邢台2009-2012年33家基层银行(包括13家商业银行支行以及20家农村信用社)的数据,使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基层银行效率的变动以及影响效率变动的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效率整体表现高于农信社效率,居民人均纯收入、就业率、营业成本和银行人均存款对基层银行的效率有显著影响。这对我国基层银行(包括村镇银行)在目标制定、绩效考核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银行效率是银行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的总称,它有效地保证银行在赢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基础上,合理配置银行资源并最大限度推动社会资源的流动。国内外学者针对银行竞争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得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银行业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银行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规模及其结构对效率的影响方面;70年代以后,银行业的范围经济问题成为了另一个焦点。我国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银行业存在垄断与产权问题,因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垄断、稳定、竞争及其对效率的影响上。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问题是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商业银行经济绩效无关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大量小型银行的存在抑制了银行业的垄断,促进了银行业竞争和金融发展,从而有助于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实证研究表明,小银行比大中型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无论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还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率上,小银行的指标均高于大中型银行,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小银行优势”的假说。虽然目前“小银行优势”在我国显现不足,但不能由此认为小银行在我国没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的大部分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其模式的界定及对银行影响的定性分析上,很少有文献能够将研究深入到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发展的实质中去。文中从理论分析出发,在利用 DEA 方法测度出11家上市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及纯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且对国有银行影响大于股份制银行;对银行业整体规模效率有负面影响,但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有正面影响。在实证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研判,并提出银行的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我国在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2009~2014年的数据来研究非利息业务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DEA -Malmquist模型测算了16家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于衡量银行效率水平,再分别以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投资收益占比为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来分析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将研究样本分为全体样本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三组,分别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全体样本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效率显著正相关,投资收益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效率显著正相关,其余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率,增加了银行的不安全性。文章在比较了中外银行的治理结构之后,进而结合国有银行的现状,分析了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安全性隐患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探讨了构建和发展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安全性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新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优化了银行的经营方式,大大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同时.由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使网上银行风险更具复杂性和蔓延性。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应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职能,对网上银行实施市场准入监管,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加强网络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协调与合作,加快立法工作,强化对银行监管人员和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1—2021年40家上市银行数据,采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资本监管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在全样本下,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会降低银行效率;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效率影响效应会因银行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该效应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为明显,其次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业商业银行,国有银行效率影响效应不明显。为了提高银行效率,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完善商业银行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和差异化资本监管规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务越来越多地移植到网络银行,网络银行的需求日益增加,Innernet的开放性使得网络银行面临种种风险,因此安全性是网络银行的考核要素。网银系统的安全需从数据安全和业务逻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引入以PPDRR为安全模型的安全设计方案,包括安全系统架构以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2.
略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业的国际化和跨国银行的发展必将导致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成立的巴塞尔委员会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积极展开了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才能顺利实现我国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业监管作为一国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监管效率还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我国近些年来的银行业监管效率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银行业监管效率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用突变理论与随机前沿方法分别对我国1985-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与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基于S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效率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具有较强正向促进作用,但稳定性对效率的影响微弱。总结稳定与效率关系的同时提出建设稳定高效银行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和混业经营制的概念、经营制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金融业两种经营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从理性上得出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银行体系呈现“川”型,各自为政。针对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以银行控股公司为“树干”,各家商业银行为“树枝”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设想;说明了建立银行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模式,指出银行控股公司的利与弊,并给出其存在问题的对策,通过银行控股公司的“树干”作用,实现商业银行的资源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是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也是中国银行业转变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使得外资银行的挑战成为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外因。因此,文章对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事关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发展。当前我国的银行监管活动仍是较为乏力和低效的。而金融风险却不断积聚,因此需通过改革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银行监管在我国尚刚刚起步,属新生事物,整个社会对它的认识相当有限。实践证明,有效的银行监管政策确实有助于银行业的发展、效率和稳定,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账局、票号入手研究了中国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以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对当前金融学科中“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银行是工场手工业和大商业发展阶段的产物,绝不是机器工业和资本主义国家才会产生银行”、“借贷资本性质和借贷资本来源”、“贷款利息率的低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传统银行业务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银行吸收储户的现金和存款,将短期债务转变成抵押贷款和企业贷款。但近年来投资银行将贷款包装成复杂的金融工具出售给投资人。次贷风暴中这类高利润、高风险而根基浅薄的投资很快经不起考验。全文从金融创新过度及其影响、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及流动性风险,未来银行业的经营模式角度论述银行业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