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重构的全新意是课程要素的重建和课程思想与理念的重建。课程理念应当是建构新课程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的发展性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知识观——由客体先在发展为主体建构;教师角色——由学术权威走向知识平等;课堂范式——从教师独自发展为师生对话;教育哲学观——从客体、主导发展为。双主体”;课堂教学操作——从预设的封闭性发展为弹性;教材观——从教教材发展为用教材教。新课程的建构要注意把握理论灵魂的原则;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统一的原则;体用结合的原则。新课程推进策略是:实现由心智模式到实践模式的超越;实现由散点试验到整体推行的超越;实现从新课程理念到现代的个性化的教学观的超越。通过新课程的全面推行,中国基础教育工作能完成一次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超越;证明中国基础教育在思索、在发展、在建构着自身。  相似文献   

2.
信息平台     
观点知识观转型与课程改革探索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胡芳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文章说,课程传递什么样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的知识观影响,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改革提出相应的要求。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陷入了客体对主体的牵制和绝对主义的泥潭,是一种权威型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则倡导主体建构和批判反思,是一种批判型知识观。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改革提出相应的要求:课程目标要变知识灌输为建构力、想像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减少单一性和确定性,适当增加多元性和非确定…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应进行四个方面的更新和转变。教学目标设计理念的更新: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发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的更新:从以教为本到主体参与;教学方式设计理念的更新:从单向灌输到情境建构;设计观的更新: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四个角度审视了高校学风建设,认为学风建设的本质不仅在知识传授,更在于教育主体的精神与理念的构建,提出以生成、建构、开放的知识观来推动学风建设理念的重建;以隐性知识和课程的挖掘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彰显教学的育人价值和学术价值,突出教育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主动发展,凸显学习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意义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教育学在学生观、发展观和知识观等方面与新课程理念有冲突,思维框架的差异是导致二者冲突的根本原因。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必须首先实现从科学主义认识框架向生成性思维的转换,进而实现从“科学认识”意义观向“人的整体生成”意义观的重建。“人的整体生成”意义观只是重建公共教育学的一个理论起点,理论意义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启动从教材、教学过程到评价制度的全面重建工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基夺理念表现在对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诸方面的创新,它吸收了超越论和多元论等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的营养.教师角色转换表现为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而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7.
论课程新理念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观在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客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诸方面的创新,它吸收了超越论和多无论等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的营养。教师角色转换表现为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而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课程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课程建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梳理。培训课程不单纯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解读,而应是指导性和建构性的阐释;是在新课程基础上的超越式的理解和创造;教师培训课程建构要以教育发展为导向,以理想教育为目标,坚持完善课程的独立思想体系,逐步确立科学的结构模式,不断明确教师参与课程的使命。(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大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新课程改革之下的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走向范例和文本的教材观、走向人性化和儿童化的教材观、走向开放与建构的教材观、走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材观。从知识建构角度出发,新课程强调教材是范例,是一种学习的材料和资源,而不是必须服从的"权威"。新教材应从儿童的世界出发,体现多角度、深层次理解和呈现课程标准的开放理念,以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教材使用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经验等方面,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教师要落实好新课程理念,上好新课程教材,必将经历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理分科的反思与发展路径——基于课程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理分科作为一种课程设置方式,有其利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归结为文理分科的教育弊端,实质上是知识课程观自身的局限所致。新课程观作为一种更为进步的课程观,在理论与制度层面已经确立了在文理分科实施条件下,超越因知识课程观所致教育弊端的可能性,如何使新课程观从理念更好地走向实践,是实现文理分科发挥其自身优势、弥补因知识课程观造成的教育弊端、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经验等方面,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教师要落实好新课程理念,上好新课程教材,必将经历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理分科作为一种课程设置方式,有其利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归结为文理分科的教育弊端,实质上是知识课程观自身的局限所致。新课程观作为一种更为进步的课程观,在理论与制度层面已经确立了在文理分科实施条件下,超越因知识课程观所致教育弊端的可能性,如何使新课程观从理念更好地走向实践,是实现文理分科发挥其自身优势、弥补因知识课程观造成的教育弊端、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建构英语教育课程一体化(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发展性评价有很大作用。根据评价性体系建立的原则,我们应当从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范围、评价模式、评价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对英语教育课程一体化发展性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即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建构语文新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建构语文新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相似文献   

16.
“拉尔夫·泰勒”经典课程范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课程范式———泰勒原理认为,行为目标全面反映教育目的并适合所有学科,同时,认识者只能接受或发现业已存在的知识而不能对其进行双向的、相互作用的建构和改造。在他的原理中学生的概念是抽象的模糊的。我们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完整人”的发展、主体建构的知识观、从甄别到发展的评价体系等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7.
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引导高中新课程,是决定新课程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育管理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角度,论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教育理念刷新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  相似文献   

19.
一、认清新形势——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刻领会新理念 1、教学理念不同。通过学习,我发现新课程并非完全将旧课程“抛弃”.但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不冉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并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共同体验的过程。新课程观更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知识本位走向人的本位、从封闭体系走向开放生活、从知识掌握走向活动建构。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对教材进行"生本化"处理;以学生活动为重要手段,对教材进行"活动化"处理;以语文素养为重要载体,实现教材的"心灵化"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