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多次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机制"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新机制"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不足,部分教师实际收入下降,教育乱收费依然存在,"普九"债务负担重等.在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和管理方式以及建立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切实保证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和及时到位.但在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偏远地区农村教学点的经费困境在"新机制"实施后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公平.本文以湖北省Y县C教学点为例,对教学点的经费困境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结合"新机制"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的试点县,安徽金寨县自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按"新机制"运作。一年多来,我们感到,"新机制"对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影响巨大,它畅通了农村中小学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从源头上遏制了教育乱收费,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与困惑,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元月,当阳市全面启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经过两年的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减轻了农民负担.规范了学校财务管理.减轻了学校在经费上的压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数据对我国中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东部地区"新机制"的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数据对我国中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东部地区"新机制"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投入加大、公用经费增加、教师工资待遇有保障、"因贫辍学"在减少;面临着"普九"债务问题、师资问题、办学条件急需进一步改善的问题等.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我国重点实验室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实验经费管理,实验室开放共享、实验室评估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机制,以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推进重点实验室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县为主”体制及其在学校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费用上的制度空缺是“新机制”实施的制度背景,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是“新机制”改革的政策逻辑。“新机制”后,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保障困境虽然有所缓解,但公用经费和学校债务问题依然严峻,并且由于制度变迁而诱发学校发展资金和激励资金缺乏等新的问题。“新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仍需要不断的调适,并构建互补制度,以保障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机制的实施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费保障水平偏低、师资水平落后、经费预算和使用不合理、教育负债沉重等问题。要进一步落实好新机制,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需从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师资问题、规范和使用经费、化解教育债务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1.
"新机制"的实施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费保障水平偏低、师资水平落后、经费预算和使用不合理、教育负债沉重等问题。欲进一步落实好"新机制",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需从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师资队伍问题、规范和使用经费、化解教育债务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困境与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志辉  马青 《教育科学》2007,23(6):42-46
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但仍然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偏低等问题,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快制定全国性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改革公用经费的拨款方式、增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实行教师培训经费单列、加强监督、拓展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充足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新机制"改革的初衷。然而,"新机制"实施后上级转移支付或财政投入的增加,挤出了地方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义务教育投入"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努力程度不够和出现败德行为。因此,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创建激励约束制度和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简称"新机制")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与系统工程,在我国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新机制"的实施在给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带来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以山东省S县为例,具体分析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底,为了解决长期来义务教育发展中"投入不足,责任不清"的问题,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几年来,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最好发展时期。新机制的实施,使农村中小学校长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投入加大、公用经费增加、教师工资待遇有保障、"因贫辍学"在减少;面临着"普九"债务问题、师资问题、办学条件急需进一步改善的问题等。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开始,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简称《新机制》)的统一要求,河南省洛阳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新制度实施后效果如何,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对《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教师博览》2008,(10):19-19
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表明,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资金被挪用和乱收费等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红 《云南教育》2008,(15):4-4
新华网消息 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表明,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资金被挪用和乱收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