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妻子本不喜欢钓鱼,她看我双休日东奔西走的“苦”于垂钓,便对我说:“钓鱼还不如买鱼吃呢。”我想妻对垂钓无兴趣,定是未尝到钓鱼的乐趣。于是我寻找与创造机会,携妻去垂钓了仅两次,妻便对垂钓的看法大为改观,再继续一次,妻的钓兴更是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2.
妻陪不上鱼     
高翠荣 《钓鱼》2011,(12):40-41
2010年9月21日,我原计划和钓友去白洋淀马堡村鱼塘钓鱼。这次垂钓不仅是娱乐健身,还另有打算。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三,我想钓两条野生鲤鱼孝敬父母,过中秋节吃。谁知20日晚上钓友来电话说他有事不去了。那天,天气预报是:白天小雨转中雨,晚上有大雨,气温14~18度,微风。我已经做好了垂钓和防雨的准备,为了在中秋节让父母吃上野生鲤鱼,我决心一人也要去垂钓。妻子不放心,决定陪我去钓鱼,这是她近10年来第一次陪我钓鱼。  相似文献   

3.
陈竺勤 《收藏界》2010,(5):57-60
孩子他妈单位组织台湾环岛游,我知道她因公已去过两次,这次恐怕不会再去。当她问我去不去时,我回答得很干脆:不去!她愣了一下,说:对孩子蛮有好处的。我说那就去吧。她说去。其实最想去的当然是我喽,这叫欲擒故纵。  相似文献   

4.
顾珠英 《钓鱼》2010,(3):59-61
两个钓迷,一拍即合 我的那位俄罗斯同事左拉蒂娃,经常翻看我带去的《钓鱼》杂志。她告诉我,她业余时间喜欢到河湖上垂钓,而且还是伊尔库次克市钓鱼协会的一名副会长哩!她说,在俄罗斯有一支庞大的垂钓队伍,单就伊尔库次克市,就有钓鱼组织40多个、垂钓爱好者2000多人呐。  相似文献   

5.
泰国钓虾记     
薛芸 《垂钓》2005,5(4):64-64
我和老公在泰国旅游时,导游听说老公喜欢垂钓,就极力鼓动老公去钓虾。老公一听钓虾就两眼放光,我自然也夫唱妇随。一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钓虾每竿每小时100泰铢,折合人民币20元。算算也不贵,在国内,淡季时买500克活虾也要这个价。凭老公的深厚功底,一小时钓上半斤八两绝对没问题。况且钓上来的虾还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免费加工。  相似文献   

6.
马启宗 《垂钓》2004,(12):69-69
与《垂钓》结缘,是2001年的秋天,我偶然在一家新开的私人书店里发现了她。随手摘下一本,通篇浏览一遍,觉得她不仅装帧漂亮,而且内容丰富,富有实用价值,就立即将创刊以来的八期杂志全部买下,如获珍宝般带回家去一一品读。品读之后,更增添了我的意兴——她既增强了我坚持垂钓的  相似文献   

7.
手线钓鱼     
柳明 《钓鱼》2004,(18):47-47
钓突眼鲈鱼是当今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一个垂钓竞技项目。虽然不断有新技术出现,但却也有一种古老的垂钓技术——手线钓鱼法重新获得了新生。在2002年沃尔玛特RCL世界突眼鲈鱼垂钓巡回赛中,一颖名叫米尼玛的新星脱颖而出,他就是使用手线钓法赢得资格赛冠军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米尼玛说“我来自一个垂钓世家,一些钓鱼的传统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然而我也是在近期才接触到手线垂钓技术的。只要赛事举办方允许,我仍会将它作为自己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8.
冰钓大眼鱼     
赵强 《钓鱼》2004,(2):40-40
“大眼鱼”的体形和大小与麦穗鱼相仿,只是身体略微透明,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比麦穗鱼招人喜欢,有的人甚至养在家中的鱼缸里欣赏。该鱼抗寒性极强;即使在数九寒冬也照样觅食,垂钓季节里无人垂钓这种小杂鱼,都远远地躲着它;就怕它闹窝,但一到冬天它就和鲫鱼一样,成了主要的冰钓对象。冬天钓瘾难难时,我就常去钓这种大眼鱼。  相似文献   

9.
初秋的一个周末,热情的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秘书长张晓岚再三叮嘱我星期六要去参加一场名人垂钓比赛,她还告诉我,经组委会推选和有关方面批准,“您已经是我们俱乐部的副主席了,明天一定去,亮亮相呀!”我真是受宠若惊,决心星期六按时赴约,临水角逐一下。 天刚麻麻亮,司机小许准时把  相似文献   

10.
与任丽萍相识还是去年夏天的事情,我去北京女足采访刚刚从世界杯归来的刘爱玲和刘瑛。那两天北京的天气出奇的闷热,我站在场边看着姑娘们在场上挥汗如雨地苦练,突然只听“砰”的一声闷响,一名女足队员捂着眼睛蹲在了地上,原来她在顶球时跳得过高,砸到了眼睛。 队医赶紧把她扶到场边,让她平躺在草地上,往她的眼睛上洒了一些矿泉水。过了一会儿,她坐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时地用手揉着。可能是同为女孩子的缘故,一丝怜惜油然而升。我走到她身边问:“怎么样,严重吗?”“就是觉的眼皮老往下掉,睁不开眼。”她的语气好像是…  相似文献   

11.
魏亮  晓玲 《中国钓鱼》2023,(9):60-61
<正>笔者所在的城市水系发达,江河密布,一年四季都有不少垂钓爱好者在江河边垂钓。笔者作为一名垂钓爱好者,有空亦喜欢去江边垂钓,但一般选择手竿钓鱼。在湘江边,我曾看到其他垂钓爱好者抛竿钓过,但从未体验过。初次体验抛竿的魅力,还得提到我的钓友吴哥。吴哥是我在区作协交流微信群认识的微友加文友,吴哥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在湘江边垂钓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微信交流中得知,吴哥是一名资深的钓友,在垂钓方面很有经验,而且海竿、手竿和抛竿等各种钓竿都玩得转。  相似文献   

12.
渔村·渔趣     
陈彦斌 《钓鱼》2010,(13):62-63
闲暇之时去水边垂钓,是我从少年时养成的一种乐趣。每逢节假日,时常和要好的同事或朋友到松花江北的养鱼池去钓鱼。当我握着一根钓竿坐在遮阳伞下的小马扎上,呼吸着那略带腥味儿的气息,望着漂浮在波光粼粼水面上的浮漂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少年时代在黑龙江畔甩钩垂钓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万哲  林大如 《垂钓》2008,8(3):69-69
我的母亲今年七十多岁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酷爱垂钓,但她的垂钓三部曲却鲜为人知,其实早先她是坚决反对垂钓的,这要从我的父亲说起。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浙江省嘉善县是个鱼米之乡,汾玉乡北浒漾是个垂钓的好去处,盛产大鱼,周末和星期日引得无数垂钓爱好者持证骑车前往大显身手。我是个初学的“小弟弟”。也跟着“老大哥”凑热闹。是日在离乡政府不远的一处水域垂钓,当时我用的是土制海竿,甩不远,两侧是两名持洋竿的垂钓能手,甩得远,形似交叉火力,压得我一个上午铃不响,自信今日稳笃笃“白皮”。  相似文献   

15.
垂钓数十年,心态各异。而我的母亲却始终如一。母亲是喜欢我去钓鱼的,却又反对我钓鱼。现在想来,这并不矛盾。母亲善良、纯朴,目不识丁。她支持我钓鱼,是因为当年我整日里埋在办公室,缺少运动;她反对  相似文献   

16.
饵事记趣     
荧光棒与录音机2002年10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这天早上,我挈妇将雏,带上渔具,乘上自备车下乡垂钓兼兜风。当一家人来到一处野河边上时,我便迫不及待地从车上取下渔具,迅速投入到“战斗”中去。不一会儿,女儿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她手中的荧光棒也能钓鱼,我将信将疑地让她说说这类似小猫钓鱼的童话。女儿一时难以用言语表述清楚,索性拉我到河边示  相似文献   

17.
去年4月10日星期日,我和两位钓友兴致勃勃过江去垂钓。到垂钓塘边时,天下起了大雨。冒雨垂钓,另有意趣,好在气温尚可,身上淋湿也不怕,每人都穿着雨衣找好各自的钓点,打窝、下钩。 这口塘呈长方形,东西向,塘的面积很大。我站在塘的北岸,钓点离岸钓4米远,水深1.3米左右。刚下钩  相似文献   

18.
郭凤 《钓鱼》2004,(1):47-47
很多人觉得冬季垂钓很无聊,认为这个季节是垂钓的“淡季”,垂钓也要随着鱼儿的冬眠而“冬眠”,其实不然。在冬季垂钓能够让许多人施展自己的钓技水平,收获一年中最多的鱼获和乐趣,尤其是在冬季垂钓突眼河鲈更是要比在其他季节里要刺激得多。突眼河鲈的好斗喜动的本质、通常栖息的水域、喜欢群居的习性,都让这个冬季的冰钓变得诱人。选定一个位置,并且根据河鲈的习性来决定自己的垂钓策略。  相似文献   

19.
雨中女钓迷     
垂钓使人健康这个道理是钓鱼爱好者的共识,而在雨中垂钓,不仅情趣大,更能锤炼人的意志,抵御病毒的侵蚀。 那是1991年8月一个夏日的雨天,我去郑州市西南30多公里的庙竹水库垂钓。走到一个湾叉口时,看见一钓者身穿雨衣,站在没入膝盖的水中忙于垂钓,我也就在不远处撒饵抛竿。一个小时过去了,十几条小鲫鱼进了我的鱼护,可是我的衣服  相似文献   

20.
浮钓草鱼     
去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和渔友老王去北京东北郊的一个养鱼池垂钓,这个鱼池是由天然河道改造而成的月牙形坑塘。坑塘两头长满了蒲草和芦苇、两岸岸边有一片一片的浮萍,据鱼池主人介绍,池中鲤鱼、鲫鱼、草鱼都很厚。经过仔细观察,我选择了一处有浮萍的小湾子,打上了远近两个窝,然后收拾钓竿,试好深浅就下了钩。老王在对岸也选好了钓点。这天气温偏高,比较闷热,鲢鱼浮上水面吸氧、鲤鱼也不时窜出水面、翻起朵朵浪花,看来这个坑塘里的鱼确实不少,更增加了我的垂钓信心。由于专心垂钓,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5个钟点一闪而过,转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