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撑杆跳高训练过程中心理暗示的作用、操作程序,以及运用心理暗示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撑杆跳高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所采取的心理训练手段,试图由此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知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教师在速度轮滑教学与训练当中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转变和化解学生和运动员的消极认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暗示鼓励学生和运动员,使学生和运动员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去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浅谈心理训练在速度轮滑教学和训练中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教师在速度轮滑教学与训练当中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转变和化解学生和运动员的消极认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暗示鼓励学生和运动员,使学生和运动员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去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散手技能学习的快慢、训练水平的高低、比赛时发挥的好坏,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变量。李小龙之所以能战胜世界多国好手,他认为精神状态是取胜的关键。笔者通过亲身实践和教学训练活动,认为在散手训练中暗示的应用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语言暗示的多样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信号,它概括地代表着一类现实的事物,人们用它来互相传达各种信息,同时也用它来进行自我调节。语言暗示是指通过特定的口头语言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它是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重要手段。语言暗示有两种,一种是由他人进行的暗示,是用外部口头…  相似文献   

6.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本文论述的是在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原则、影响因素及采取的手段及方法,以此来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知识,提高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水平。本文的关键在于说明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舞蹈基本训练教材的系统化、良性的心理暗示、教学中的语言功能、自信心的树立等几个方面探讨女予少年体操运动员舞蹈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昌军 《游泳》2005,(3):17-18
教练员的非语言暗示指的是教练员通过语言以外的手段对运动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好非语言暗示,会使运动员的管理和训练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大大减轻工作量,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认真分析教练员非语言暗示手段的构成要素,探索提高教练员在管理和训练中运用非语言暗示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教练员的威信教练员的威信主要来自于方方面面对他们的客观评价,这个评价是教练员本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管理和训练能力以及成就水平的综合反映。一个威信高的教练员,他的运动员一般很少有人违反队规,很少有顶撞教练员的现象。运动员觉得;为了表  相似文献   

9.
心理暗示在柔道运动中的作用是有效控制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及时调节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改变与缓解消极情绪给运动员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促进运动员保持和发挥良好的竞技能力。在柔道运动实践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长期以来,在柔道运动的训练与竞赛实践中,由于对心理暗示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运动员对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催眠术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关于催眠术的理论研究也慢慢开展起来。在国内,催眠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心理训练方法,即是说催眠术应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员心理的咨询两方面都能产生有效的作用。但是这种探讨还仅仅局限于一般性描述,从这两方面进行实验性的研究并不多。在国外,对催眠术作为运动心理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方面,而很少涉及到运动员心理的咨询。例如,Johnson与Morgan先后研究过催眠状态与非催眠状态下语言暗示对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影响;Ulrich曾研究催眠暗示语与非催眠暗示语对射箭运动员射箭成绩的影响,Ito研究了暗示性程度不同的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给予增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暗示术的研究,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暗示术使排球运动员在大赛前以及大赛申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指出在排球训练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暗示传递回路,不仅有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也能够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大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一、表象训练法的概述(一)表象训练法的涵义表象训练法是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他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暗示训练的主要步骤 (一)使运动员理解认识及其表现方式——语言对情感和行为的决定作用。训练前,教练员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醒运动员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运动员要默默地在脑海中过电影。训练中,教练员要用柔和的语调提醒运动员改进技术,提高训练质量。 (二)确定短跑中经常出现的消极想法,如:今天我状态不好等。 (三)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消极想法,凡遇到有消极想法都要找出原因。 (四)确定取代这种消极想法的积极提示语,如:今天我的心情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相似文献   

14.
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耿华  张瑜 《冰雪运动》2009,31(5):30-32
冰球比赛对抗性极强,运动员之间经常发生肢体冲撞,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证。冰球运动员在少年儿童时期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对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感知觉、运动表象的思维特征等方面分析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特性与个性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原则、内容和方法,试图建立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勇 《冰雪运动》2005,(2):8-10
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态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自我效能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成绩的影响,提出自我强化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暗示训练等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从比赛环境、对手信息、比赛胜负等角度对摔跤运动员竞赛前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摔跤运动实际情况,探讨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比赛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广大教练员提高运动心理训练的意识,通过增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能力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陈志荣 《中华武术》2018,(12):35-36
中长跑训练是一项体能性耐久力运动项目,具有负荷量大、训练内容单调枯燥等特点,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易产生恐惧和倦怠感,且严重影响着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效果。为此,我们把心理训练融入到中长跑各个训练时期,全面把握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断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从而高效完成中长跑各项运动训练目标任务。本文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心理素质训练"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心理训练和比赛心理训练。本文谈的是排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什么是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就是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培养和发展完成运动活动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赛期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竞赛期间裁判判罚、天气、对手发挥以及客场劣势等是运动员赛期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模拟训练、暗示训练、自信训练和归因训练等方法可以使运动员有效调控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对竞赛的各种适应能力,使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竞赛期正常发挥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