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中短跑训练应针对现代短跑技术要求和运动员特点,更新训练观念,改革训练方法,探索高中短跑训练的新规律。笔者在认真学习短跑训练新理论的基础上,对高中短跑训练进行了新探索,认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训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100m短跑是高校体育专业招考必测项目之~,而在校高中体育非田径专项的运动员,短跑专项训练时间短而迟,这就需要专业指导教师对这一层面考生在提高其100m短跑成绩时进行有效性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100m短跑是高校体育专业招考必测项目之一,而在校高中体育非田径专项的运动员,短跑专项训练时间短而迟,这就需要专业指导教师对这一层面考生在提高其100m短跑成绩时进行有效性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北部分高校短跑运动员起跑时心理状态的调查和分析,对高校短跑运动员如何调整心理因素和控制方法,科学地指导高校短跑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短跑是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在对中小学生运动员进行短跑的训练时,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来安排训练内容,特别要注重全面身体训练,抓好中小学阶段的速度练习有助于促进运动员的短跑速度。笔者在学校进行田径短跑训练已有多年,通过反复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提供中小学业余短跑运动训练途径的经验,愿能为同行训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短跑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都带有明显的专项特点,这是在多年系统训练中不断积累所得来的。教练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丰富自己,制定出符合短跑这一运动项目特点的训练计划,科学、系统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一、短跑训练的指导思想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代滨 《中华武术》2013,(11):46-47
短跑是短距离跑的简称,是400米和400米以下距离赛跑项目的统称。短跑技术的发展以途中跑技术为核心,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跑段,也是最重要的跑段,其任务是继续提高跑速和尽可能较长距离地保持最高跑速。本文以相关训练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学习、训练实践,针对短跑训练提出几点建议,为从事短跑训练的教练员、运动员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文德 《精武》2013,(36):34-3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男子100m跑运动员各个阶段跑的成绩,运用V彼得洛夫斯基提出的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的评价标准,分析短跑运动员短跑技术训练的特点,指出运动员技术训练上的不足,旨在为短跑教练员指导的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则是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内容的一般概括,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对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原则作为人们指导行为、处理问题所依据的标准,是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反应。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仅是对运动训练实践普遍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又是进行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人们对运动训练原则的制定,越来越接近客观规律。在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科学合理的训练原则是保证教练员与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有效实施科学化训练进程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对短跑运动训练具有积极意义。短跑运动员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主要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相关训练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广东省短跑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阐述核心训练的概念和作用,总结短跑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及训练的基本思路。为从事短跑训练的教练员及研究者们提供参考。一、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一)核心区的界定国外学者对人体核心"(core)"区域主要从解剖学上定位,大部分研究将核心定义在腰椎一骨盆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短跑技术比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研究或采用的短跑辅助练习必须适合现代短跑技术的需要,保持它的技术特点。过去的短跑训练加大后蹬,摆动式的短跑技术,利用斜坡跑训手段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现代以屈蹬,膝盖前顶、高抬、扒地式的短跑训练技术的要求。不能合理掌握斜坡训练的适宜角度,盲目的利用斜坡跑做为短跑辅助训练手段,使运动员下肢关节扭伤,或造成撞击性骨膜炎,严重地影响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发展。笔者在几年的训练实践工作中认为采用斜坡跑作为辅助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学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入认识现代竞技比赛特点与短跑专项力量内部结构与训练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短跑力量训练过程的“力量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学说”方法学探索,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为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为切实提高力量训练转化率创造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使少年短跑运动员掌握合理技术,打好技术基础,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结合少年运动员训练实际,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生理机制、技术特点、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点等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指出肌肉放松能力对于少年短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训练方法及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短跑是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项目,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必备的主要运动素质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术、战术的基础。力量训练是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一、现代短跑运动技术特征现代短跑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后蹬式"转向"屈蹬式",其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是以前脚掌着地,足踵基本不接触地面,脚掌趾和踝关节肌群  相似文献   

15.
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摆动技术对跑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力图通过对短跑摆动技术进行分析,以完善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及短跑理论,为教学训练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校田径队12名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有效提高了短跑运动员的短跑成绩,从而为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以及为我国青少年短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短跑;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7.
短跑运动不仅在竞技运动当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在田径项目建设和其他竞技运动的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高度关注田径短跑训练,并在短跑教学指导过程中积极找寻影响学生短跑效果的关键因素。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体能因素,要让学生在短跑运动中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就要对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科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爆发力以及速度,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综合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现代运动实践表明.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对于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得比赛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这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优秀青年短跑运动员王雯珊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为内容,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业余体校儿少短跑运动员运动素质测试结果表明,目前,少儿运动员柔韧素质普遍较差。为提高儿少运动员柔韧素质及其探讨对儿少运动员短跑成绩的影响,对20名儿少运动员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经过一年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柔韧性训练,使其柔韧素质和短跑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表明柔韧对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有其重要作用。建议在今后儿少短跑运动训练中,应重视和加强柔韧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田径短跑项目训练要更加专业化、科学化,体育教师们应当尽可能的依照当前田径项目比赛的要求来设计相应训练项目,尤其是力量训练计划,通过严格训练提升高中运动员的爆发力与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