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0,(10):47-48
天王洪秀全1864年2月天京被围后,洪秀全带头吃“甜露”(即用百草之类制成一团的食物),引起慢性中毒,又不肯延医吃药,于6月1日病逝,享年51岁。天朝将领们用绣龙黄缎包裹,将其埋葬在天朝宫殿内。7月30日,湘军将领熊登武在所掳的曾经亲自参加埋葬洪秀全的道州黄姓女子的指引下,将洪秀全的尸体掘出。次日下午扛到城南雨花台给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等人验看。  相似文献   

2.
1856年9月2日凌晨,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带兵杀死,造成了“天京事变”之大悲剧.“天京事变”的导火线是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杨秀清被杀不是偶然的,其责任主要应由他自己来负.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第二号领导人物,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但他有代天父上帝“传言”的特权,实际上总揽了太平天国的军政教大权.建都天京(南京)后,杨秀清把主要精力用于内部斗争,对人惩治过于严厉,“毛细之过,笞且不足”,“辄律以斩首”.“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迥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绣花女馆一女子,用秽布为天王、东王做帽衬,杨秀清下令处以“点天灯示众”之刑.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战象州、打长沙、攻武汉、下九江、捣安庆、取芜湖、克南京,为太平天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勋。 建都天京后,石达开纵横驰聘在西战场上。率军入皖,光复二十余州县,因地制宜,稳定局势,使安徽成了太平天国可靠的根据地。湖口、九江大捷。使湘军闻风丧胆,逼得阴险狡诈的曾国藩多次投水自杀。援救武昌,巧用“围魏救赵”,挥师入赣,连下八府五十余座州县,获得了巨大胜利。为巩固天京革命政权,发挥了“翼王天朝”的作用。 杨韦事件后,回京提理政务。因天王洪秀全猜忌,1875年从天京负气出走,率精锐部队十万单独行动。本文拟就石达开入黔后,不以贵州为据点,锐意图蜀,导致全军败没,提出一点个人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诏书”这一特殊的宗教形式,打击、压制天王洪秀全及诸将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追逼封自己为万岁,以致爆发了天京内讧。这是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定都天京后逐渐向封建专政的蜕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甘肃高师学报》2022,(4):29-34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诏书”这一特殊的宗教形式,打击、压制天王洪秀全及诸将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追逼封自己为万岁,以致爆发了天京内讧。这是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定都天京后逐渐向封建专政的蜕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之前,太平天国并无正式的对外交涉。但它的领袖洪秀全已有世界各国应平等相待,互不侵犯的构想。随着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由于对世界大势的无知,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拜上帝教的“天王即世界之主”的说教迅速抬头,成了奠都南京后指导外交实践的重要思想。结果,虽然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可贵原则性,却不能在复杂的“折冲尊俎”斗争中因势利导,灵活地驾驭局势。1856年的“天京内讧”,国力大损,外交失去坚强的实力后盾,终被中外反动势力所镇压而失败。这个惨痛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与记取。  相似文献   

7.
150年前,在天京(南京),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一场内讧。内讧真相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搞突然袭击,惨杀了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二万余众,导致太平天国人心离散,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卒至失败。现就发生内讧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封干王     
1859年4月22日(天历己未九年三月十三日,阴历咸丰九年己未三月二日),驻守安徽长塘河的太平军将领赐福侯黄玉成,领着一位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到天京(今南京)来见天王洪秀全;天王于当天接见了这个中年人。俩人一见面,“彼此悲喜交集”。是谁与天王这般有旧、使天王如此动容?!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在将近一月之后被天王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的洪仁玕。洪仁玕(1822-1864年)是天王的族弟,是天王早期革命活动的参与者。在天王还以宗  相似文献   

9.
150年前,在天京(南京),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一场内讧。内讧真相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搞突然袭击,惨杀了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二万余众,导致太平天国人心离散,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卒至失败。现就发生内讧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领袖.他的思想对于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是立国之根本,他的经济思想对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意义.本文试图对洪秀全从早年到1853年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的洪氏集团是以天王洪秀全为轴心(天王死后以幼主为核心)、以洪姓家族成员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结成的一个农民阶级的宗派集团。洪秀全东乡登极确定的五军主将制度及永安建制使该集团初露端倪。"天京事变"后王长、次兄被封为安王、福王标志着该集团的正式形成。1859年,洪仁被封为干王后该集团势力加速膨胀。洪氏集团的腐败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衰亡。  相似文献   

12.
在封贡体制与条约制度的碰撞之下,太平天国的外交一面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认为太平天国是"天朝上国",天王洪秀全是万国"真主",要求各国"归顺"天朝,向太平天国朝拜进贡。另一面,视西人为"洋兄弟",没有全面认清不平等条约,遂亦有对西方列强妥协退让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杰出的领导者是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成败影响极深的农民领袖。史学界对于洪秀全的一生有各着种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我认为他在天京事变前功劳占主导地位,是功大于过,而天京事变后,其错误占主导地位,是过大于功。本文仅就天京事变后的洪秀全的功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两年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重视与外国通商.关税收入是圣库收入的重要财源之一,因此,太平天国十分重视海关.《王次兄洪仁达谕》:“海关系天朝为征集岁入所设,一并属于天父、天兄、天王也”.“均据天父天兄天王之旨建立”.《贼情汇纂》记太平天国从武昌至天京设海关四:“武昌、芜湖两关,因与官军相持,不暇榷税.其龙江关则专设提中关伪官一人,职同指挥;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思考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灾难 ;19世纪中期 ,广西闹灾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借传教为名发动群众。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 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随后 ,太平军迅速北上 ,攻占永安 ,进行整顿建制 ,分封诸王 ,初步建立了政权。第二年太平军夺取了武汉三镇 ,185 3年占领南京 ,改名为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先后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攻破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 …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共一万多字,主要论点是: (一) 出走天京并非石达开本意:石达开从没想到要离开天京。太平天国需要英明统帅石达开。石达开出走是洪秀全分裂主义的结果;(二) 不能以离开洪秀全定分裂:洪秀全逐渐离开了农民阶级的旗帜。洪秀全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离开洪秀全不等于离开革命;(三) 不能以离开天京战场论是非:天京已逐渐失去了有利形势。石达开出走有力地配合了天京战场。洪秀全死守天京断送了石达开也断送了太平天国革命。限于版面,本刊仅刊登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由于《洪仁自述》版本不一,相互矛盾,真伪难辨,众讼纷纭,给“洪仁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难以置疑的,那就是,洪仁自香港回到天京后,对于收拾分裂后的太平天国残局,重整朝纲,总揽全局,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其中,在选贤任能方面,针对“时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洪仁系“天王”洪秀全同高祖族弟,远在1843年就参加了拜上帝会,是洪秀全最早的信从者之一,并曾参与洪秀全早期革命的密谋,后因家庭…  相似文献   

18.
一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同年秋冬间颁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1860年又重刻刊行。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基本物质生活问题。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同时,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另一个文件《百姓条例》,规定“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即实行土地国有。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土地按产量高低分为九等,然后把这  相似文献   

19.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为乘胜直捣清朝统治中心北京,于5月便分兵投入北伐。史学界一直认为,太平天国北伐军出自战略需要,为奉行天王洪秀全“疾趋燕都”的指示,减少累赘,不携带家属,组成精锐之师,未设女营,故北伐军没有妇女参加。笔者认为,北伐军进兵速度的确不慢,因为当年10月29日就攻下静海县,前锋到达杨柳青,兵临天津城下;  相似文献   

20.
1857年5月,太平天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翼王石达开,因不堪忍受天王洪秀全的猜忌和洪氏兄弟的压抑,秘密从天京出走。石达开逃离天京以后,经东梁山,铜井镇(位于江苏、安徽两省的边界上)渡过长江,于是年6月抵达安庆。在石达开抵达安庆前后,那些不满洪秀全同情石达开的太平军将士,纷纷聚集到石达开的周围。1857年10月,石达开率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