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攻击行为 (aggression) ,又名侵犯行为 ,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学者的极大重视。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为亦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并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关注 ,在这些研究中 ,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 ,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  相似文献   

2.
攻击行为 (aggression) ,又名侵犯行为 ,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 ,随着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重视。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为亦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并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 ,从认知的角度展示了…  相似文献   

3.
攻击行为是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关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而心理理论和移情是研究者经常探讨的两个影响因素.大多数研究者集中在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移情与攻击行为等单一因素的考察上,缺少把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研究攻击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作者建议今后的研究应注意关于攻击行为的类型、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20世纪以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从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着手,对攻击行为的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做了梳理,试图使读者对攻击行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侵犯行为是一种经常发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现象,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一个研究领域。不同的理论对侵犯行为有不同的假设,由此提出的干预措施也各有特点。其中,道德推理和角色采择能力训练、自我控制训练、认知重建训练、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等都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干预措施,是国外研究者经过实践总结出的较为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6.
犯罪与在校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是暴力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现代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攻击行为的发生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结果价值倾向,即青少年对于攻击行为赋予的重要性和关注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犯罪青少年业已形成的攻击行为结果价值倾向,极易使之形成敌意性意图知觉和攻击行为决策,从而导致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7.
攻击行为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产物,与利他行为一起共同构成人类心理发展研究领域的两大课题.本研究认为,成人攻击行为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对攻击行为的预期强化的基础上,并依赖于对攻击行为可能结果的预期来选择与放弃攻击行为的.对于成人攻击行为的抑制应当采取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和个性化的临床干预措施,而绝不能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特别需要从社会认知方面进行心理介入与干预,包括攻击行为的结果预期、结果价值和自我效能等观念方面的彻底矫正与更新.  相似文献   

8.
综观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神经科学研究、基于脑神经机理构建认知行为心理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层面评述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研究贡献。文章指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但其尚难以满足心理现象因果解释的要求,不能替代心理科学研究本身。心理学研究者掌握和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旨在使其“服务”于心理学研究,从认知行为的脑神经机制的探索中获得启发而构建心理学理论,这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真正学术意义之所在,目前我国心理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 ,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 ,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 ,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 ,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 ;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 ,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 ,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 ,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具有攻击行为的人 ,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攻击行为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社会媒介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物理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行多种途径的干预和预防,如科学认识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起因,树立正确的态度;重视家庭在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攻击行为方面的作用;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学校教育;解决诱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社会媒介因素,减少外部诱因;完善立法,规范青少年的行为等。从而减少或消除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促进其人格和品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外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学在儿童攻击行为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攻击行为的起因源于人际间的冲突行为,冲突情境的存在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前提;2、儿童攻击行为的形式可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攻击类型可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或反应性攻击和前慑性攻击。攻击形式、类型及诱因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3、对长期攻击性儿童的研究发现,个体的气质、情感、注意及认知因素与其攻击性程度高低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心理学研究5~18岁身心有缺陷和学习困难的“问题”儿童与青少年,学习不良儿童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为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方法,学习不良儿童的评价、鉴别、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教育干预措施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从人们的行为心理转向人的认知领域,研究知识的获得过程,其成果对指导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两条原理,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父母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大量研究也表明,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方面地接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的气质、问题行为及其他心理病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与父母建立的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逻辑学的发展历程考察了逻辑学发展的认知转向。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为信息科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与应用提供了方法,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为带头学科、以逻辑为基础、以认知为对象的研究方向,从而导致认知逻辑这一研究新课题的产生。认知逻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逻辑和心理逻辑,其研究方法涉及哲学思辨、心理实验、逻辑推理、计算机模拟和数学方法等。我们从认识逻辑、心理逻辑、人工智能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了解认知逻辑的研究现状。当前对认知逻辑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将会在若干领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退行心理成为国内应用心理学领域的新热点。它指的是个体面对未知事物、困难处境时,主动或者被动选择自己熟悉的认知方式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探讨退行心理理论,分析该理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行为的影响,据此可以提出三点对策:一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退行"认知理念;二是分阶段围绕不同退行心理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三是考虑不同退行心理下的教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毕生发展研究是当代发展心理学领域乃至整个心理学界最热门和最有影响的课题之一.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增进人类对自身心理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同时.对老年问题、成年人智力评估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概要介绍毕生发展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之后,着重从认知的角度对毕生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研究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认知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心理学界,关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专著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在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当中开设"社会认知心理学"这门课程。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队伍的扩大以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由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钟毅平教授最近完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出版对广大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对致力于社会认知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攻击行为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不仅未成年人易于为之,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人更甚,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诸如杀人、伤害等恶果。近年来,由于社会互动过程中攻击行为发生频率的不断上升,更增加了研究这一课题的迫切性。在这里,笔者拟探讨成人的攻击行为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以期抛砖引玉,并为现代社会成人攻击行为的矫正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和SPSS将知网2000-2015年的重要期刊文章进行分析梳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方面:(1)心理学范围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适应过程研究;(2)积极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发展;(3)基于心理理论的儿童移情及幼态发展研究;(4)学习障碍与认知等情绪的心理健康教育;(5)儿童认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以及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践研究;(6)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特殊儿童的学习困难研究;(7)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心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