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伟大目标。201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创新再次被确立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我们规划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宏伟蓝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新的征程,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9月17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致辞。王沪宁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号召,是指导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其中,习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4):封三-封三
正2016年5月30日上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开启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习近平非常重视“科技”和“创新”,他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为科技科协界政协委员和科技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  相似文献   

8.
王英俭  陈套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64-1071
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文章从科技发展的历史维度,阐述了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内涵和逻辑外延。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汲取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对于指导科技创新实践,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值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探讨,这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2016年5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号召,是指导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力量的核心引擎,而科技人力资源是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我国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科技人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工程科技突破,都可能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的主旨演讲,再一次肯定了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与成就,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重要讲话对于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动员全  相似文献   

15.
<正>5月30日,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年前的今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同时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弘扬创新精神……这一年,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国科技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坚实有力的文化支撑,那么,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学文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  相似文献   

17.
正 (2016年9月24日)今天,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西安召开,我受党中央委托,向各位与会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年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本届年会以"创新发展·科技引领"为主题,很有意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上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  相似文献   

18.
正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于9月4日下午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致辞。习近平提出: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推广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5月3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发展高峰,切实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三个面向",是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