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期公布的国内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仍处于继续下滑局面,今年初以来的"稳增长"和"微刺激"政策仅仅是遏制了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恶化,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调结构"任务还是任重道远,支撑债券市场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强劲。6月份出口增速低于预期,6月份同比增幅从5月份的7.0%升至7.2%,出口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月环比增速为负。虽然美国今年以来经济复苏态势较为明确,但是欧洲和日本等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上期说到"虽然期待大小盘股风格转换还为时尚早,但二季度一系列的微刺激,推动经济企稳的迹象较为明显,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与金融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充沛的流动性更是对市场情绪构成较强支撑。未来,短期上证指数仍将保持窄幅震荡,但中期有望底部提高,而受益政策刺激的小盘股仍将保持活跃。"本统计期,上证指数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但成交量依然不愠不火。短期内,受新股申购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5月中旬以来,纳斯达克市场与A股创业板再次共振向上,截至目前两市涨幅大致相当,在6-8%之间。主板市场则内外有别,比如港股自5月中旬以来,在金融地产带领下,恒生指数涨幅已超过5%,与此同时,上证综指则弱势横盘。同样是"微刺激",港股与A股反应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政府在财政政策上,虽然有增发1000倔元国债以及银行和地方配套1000亿元的扩张政策,但是对经济回升的刺激有限;在货币政策上,1998年货币政策的提法已经从前几年适度从紧改为“适当”的倾向政策,但实际效果是贷款增长始终不活跃,存差不断扩大,通货紧缩日趋明显;在消费政策上,政府在努力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又出台了国企、住房、医疗、政府机构、社会保障、教育等多项改革。多重目标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国际背景下以及澳大利亚国内技术工人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执政后不久的陆克文政府在批判地继承霍华德政府技术移民政策"遗产"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最终导致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政策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改革的目的主要是选择满足澳大利亚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术移民。因此,深入剖析陆克文政府改革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政策的经验,为中国今后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一个季度,A股行情从分化到收敛,节奏变换令投资者无所适从。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一是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二是政策主题风起云涌,夺人眼球。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看,1至2月的工业产出缺口显著回落至负值区域,接近三年来的低点。比较而言,当前经济基本面与2012年四季、2013年三季度初大致相同。回顾产出缺口与上证指数的历史关系,我们发现工业产出缺口与上证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若仅以历史经验推断,当前经济回落的水平基本已经靠近历次"稳增长"的关键时点。正因如此,3月末投资者才对"稳增长"的预期骤然上升,投资者期待政府的表态和行动会更多地刺激周期板块。另一方面,年初以来上海等地方政府推动的国资改革,2月下旬由中石化触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欧美国家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基本采取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与此相对应的是,潜在GDP增速不断下行,资产泡沫和通胀不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在对治疫情和防止经济下滑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其实是,刺激政策用力过猛!所以,当市场普遍关注疫情和经济萧条风险时,其实对中国而言,更应该关注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8.
陈胜祥 《职教论坛》2012,(34):59-65
文章基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经验资料,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招生制度不同时期的改革内容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显示:早期(1988-2002年)中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退出、市场跟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最终使市场在中职生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很快出现市场失灵。接下来近十年(2002年至今)的改革,实质是政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断干预招生市场的过程,但由于政府干预措施与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目标相抵触,从而导致政府失灵。为此,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尊重与引导市场理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短期和长期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9.
东方基金:宏观经济复苏程度有待观察近期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外冷内热的特征,经济在政府巨额基建投资拉动以及"房地产、汽车、家电"消费刺激政策提振下底部可能已现,但是复苏程度和结构仍待观察,在此之前政府持续刺激经济的决心恐难改变,短期内充裕流动性驱动下的市场情绪并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民工培训政策中的政府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从"唯一供给者"到"主体型供给者"再到"主导型供给者"。未来农民工培训政策中的政府角色将在不断调整过程中来达到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机构荐股     
编辑笔记美国政府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持续调整之后美股展开强劲反弹,A股外围市场的负面因素暂时得以祛除。随着"两会"的闭幕,相关细则陆续出台,尽管市场一直期待中的更进一步的经济刺激计划没有如期兑现,但是经前期反复上攻之后,市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新工党"学前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英国"新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以来,在"第三条道路"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 "新工党"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充分印证了政策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在其自身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政府角色转换、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保育和教育的融合和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等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房地产市场波澜起伏,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调控目标也由"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转变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本文首先对2002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期间房价走势进行分析,再探讨房价上涨的原因和房产税政策出台后的短期长期影响以及房产税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景顺长城基金:股市将显现结构性机会春节过后,A股市场持续上扬,走势明显强于外围市场。政策面上,春节前后出台的政策和消息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憧憬政府或将继续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1996年降低利率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个人储蓄额仍快速增长,本文就低利率的效果及负面影响作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低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政府应采取其他手段和措施来刺激消费,扩大投资,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政减权力,市场增活力"。现阶段,政府权力的运行与市场经济发展仍有落差,特别是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对大、中、小企业行政审批的事前监管的严格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工商登记事前审批严格、事后疏于管理而引发的问题,致使政府与市场二者关系的良性发展受阻。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高效、政府有为,"宽进严管"政策导向应运而生。从而,分析、探究"严进宽管"与"宽进严管"政策产生背景,对比二者差异,指出政府监管转型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个季度,我们春季发布的《大音希声,周期复兴国》逻辑不断被市场所认可,也是当时市场反弹中唯一乐观的声音。进入5月以来,实体+金融双重"去杠杆"正在成为推劢市场逻辑演绎的重要边际驱劢力量。实体"去杠杆"体现为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体现为信用风险爆发与股票监管趋严,债券与股票融资能力都在明显收缩。  相似文献   

18.
短缺经济条件下供给不足为市场化改革初期取得成功提供了市场条件。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障碍。面对变化了的市场环境,政府宏观政策必须及时作出调整,制定出买方市场条件下的消费政策,尽快树立起居民对未来经济和生活的信心,稳定社会心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培育起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政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断调整与改革.60年以来,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即:高等教育条块分级管理格局的"初步形成"阶段;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的"悲惨遭遇"与"调整恢复"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五大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全方位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深化发展"阶段;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深刻变革"阶段.通过追溯和研析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的历史,以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片低迷,我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内需不足、外需疲软,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欠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大行其道,其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毋庸置疑,但政府债务持续累积、财政赤字规模不断加大,国民经济所面临的"硬着陆"风险亦不容小觑。依靠巨额财政赤字拉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长期内不可持续,必须重新审视积极财政政策,摒弃财政赤字幻觉,夯实财政经济基础,回归稳健财政,确立财政政策的民生价值取向,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持续促进作用,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