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更加突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为了使朗读指导更具实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操作层面的贴心指导,把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饶有趣味、有滋有味地朗读。  相似文献   

2.
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李俊云 《考试周刊》2013,(25):38-39
<正>自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发现不管课堂模式怎么变,学生的课堂朗读能力都不能忽视,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兴趣。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也是目前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目睹了朗读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导致农村小学生朗读水平较差。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张秀霞 《宁夏教育》2014,(10):52-5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读,教学中教师要用扎实的读功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教材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要丰富学生的朗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真正有感情的朗读。为促成学生"真读"现象的涌现,需要教师追根溯源,审视阅读教学中的"真读"误区,在潜移默化中描绘阅读教学"真读"模样,最终实现学生真正的、有感情的朗读。  相似文献   

7.
徐松 《现代语文》2013,(9):109-110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阅读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朗读能力离不开朗读训练。然而,由于目前语文考试没有或很少设置“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的项目,所以有声的朗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所忽视。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搞好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笔者谨借本文,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理解朗读内涵,认识朗读重要性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把无声的、缄默的文字转化成了有声的、响亮的口语。语文学习离不开绘声绘色的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它既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按照朗读的熟练程度和朗读教学的推进过程,可以把朗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准字音,停顿处理得当,不错读、不漏读;  相似文献   

8.
李春明 《广西教育》2014,(45):58-59
正笔者发现,不少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阅读课缺少了应有的"语文味",课堂缺乏活力,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才能使阅读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效果突出呢?笔者认为,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朗读式阅读教学指的是以朗读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行的阅读教学,教学过程遵循"以读为主、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理念,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声情并茂的朗读,  相似文献   

9.
麻文辉 《成才之路》2011,(26):85-8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逐步达到正确、流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姜广超 《文教资料》2011,(22):58-5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少做多读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出语文阅读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字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抓重点、找关键及美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够提升朗读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通过读来表达感悟。可以说,读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梯度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兴趣引路,制定分层目标1.示范引导,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会主动读,乐意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常常把电视台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朗读的过程要合理、有层次。只有把握好朗读指导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好手段,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老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与课文之间产生心灵共鸣,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文朗读,朗读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怎样在小学讲读课文中重视朗读指导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初读课文,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正确朗读的要求是什么,即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不读错字,不丢字,不重复读,不顿读,不唱读。首先,指导词和词组的分节朗读。这是针对唱读而进行的正确朗读的基本训练。如教《我是中国人》一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划分词和词组后朗读,例如,“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在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指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朗朗"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表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语文课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放射光芒。怎  相似文献   

17.
常规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注重朗读。通过朗读,可以更深刻的进入作品的情境,更容易找到和作者创作的契合点,产生情感共鸣,朗读者能够很快进入文学作品创造的意境,积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但在如今高中一线语文教学中,却越来越被忽视朗读,学生琅琅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这不能不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和朗读的方法来分析,确定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朗读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更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其中,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语文课改的重要课题.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朗读;教授朗读的方法,在朗读中感悟;尊重朗读体验,鼓励创造朗读,真正还课堂朗朗的读书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