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两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在社会性质上,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阶段上,认为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具备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表现得还不完善,还存在旧社会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他对于唯心主义的理解本身也存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他认为唯物主义哲学要使现实趋于本真化,从现实出发又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它为批判社会理论提供真正的基础。批判社会理论以批判开路,驻足于唯物论以超越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理想标的。  相似文献   

3.
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终旨趣和一贯主张,社会批判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的幸福与自由的执著追求。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具体理解,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的自由解放理想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包括对其宗教哲学、伦理学以及抽象人性论的批判,他们在批判中并没有完全否定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而是批评他将这些价值取向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之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作为历史观是错误的,但其重视人、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以及关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价值取向则具有积极的意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特别是其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和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倡导,曾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过正面的影响,为他们所批判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其社会批判理论而著名,它以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为基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生态危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些批判对我们今天反思现代社会仍然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物质生产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论述了统治阶级操纵意识形态具有"文化嵌入"的特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是通过文化的中介性、"非阶级性"和"主体发展"性,进而实现其统治的遮蔽性、欺骗性和普遍化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嵌入"的批判,对我国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创新崇拜"的教育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诸多教育研究者不仅时时处处谈“创新”,而且也以“创新”作为他的价值体现,无论是文章发表还是各种表格的填写,动辄将其“创新”列举出若干条目,有的列举数量甚至骇人听闻,似乎其“创新”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的批判者,以其独到的眼光看到了资产阶级不仅在物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资产阶级已把统治延伸到文化领域。由此,他把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重心从经济、政治领域转移到大众文化、哲学、意识形态领域中,力图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哲学的统治,以达到争取恢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实现人的“普遍本质”的目的。我们在运用马尔库塞的理论考察我国文化时,应注意我国的国情和特殊的文化背景防止错误地运用其理论。  相似文献   

9.
周巨安  徐年春 《职业技术》2006,(12):214-2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建的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批判开放精神,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开放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解读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贯彻生活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道德教育对我国社会控制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可以说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使命。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仅仅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相联系,而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学术化”、“书斋化”的传统观点是错误和片面的。我们主张从文化的意义上“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这样,“书斋”中“纯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无疑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可非议,应当提倡。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正确认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继毛泽东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再探索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构想的实现社会主义的两种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欧国家以原始积累为起点。落后国家则以公有制为起点;西欧国家是先使生产社会化,然后再建立公有制,落后国家则恰恰相反。两种实现方式有着密切联系:二者都基于唯物主义史观,第二种实现方式以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批判,其目的一是为了揭露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本质,二是为了同庸俗社会主义的抽象正义观划清界限。马克思的批判有其伦理基础,但与那种抽象的正义观根本不同,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同时,还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时代问题的解答中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
实践批判理论的主体实践是能动性主导受动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向度,不断改变实践的方式,其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即人类自由解放的社会。这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核心的逻辑,据此可在严密系统中理解其余一切原理,恢复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备受关注.但是,同样是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出发,得到的解释和引出的结论却大不一样.这就有一个正确理解马克思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围绕世界历史的"中心"问题、"世界文化"问题、东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全球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全球化的实质问题等,对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辨析,以求达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准确把握,进而为研究全球化提供某种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考察"回到马克思"的路径能清晰揭示出马克思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可概括为这样一个命题: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一方面,人面临着历史的困境,构成了人的时代问题;另一方面,人需要而且只能在顺应和引导历史趋势中创造和确证自己,从而实现自我解放。这决定了马克思的思想是战略思想。人面临的时代问题会改变,但人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历史的不可超越性和恒久性。  相似文献   

20.
“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目标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有利于中国社会快速、健康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客观性、协调性、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为我们衡量工作中的是非得失提供了依据,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小、始末。三个“三”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