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利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既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性影响,又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完善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行多角度全方面地研究,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改革,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而又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既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的创新,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完善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正确思维辩证关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应坚持的原则及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讲解,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明确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学校重视与组织学生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等方面构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精神,也蕴含着坚实的文化自信底蕴。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进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未充分重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有偏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与弘扬,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重视度极高,我国高校作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基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汇我国思想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认为传统文化中心思想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提供教学题材。就目前传统文化汇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策,是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大学生思想的充实、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树立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可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而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力度,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培养人才综合素养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教学途径,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进行解读,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进行探究。进而从推动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加强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当中的融入、发挥新媒体信息传导的优势作用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对具体的可行性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以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必须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倡导主文化;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亚文化;必须完善校园网络管理,抵制反文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内涵,提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策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灵魂,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之精神,锻造大学生艰苦奋斗之体魄。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为路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加强校友文化育人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校友群体有利于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校友文化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于校友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搭建校友联系平台,加强校友文化内涵建设,建设校友文化新媒体,将校友文化的实践优势、亲和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理论优势、说理优势相结合,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实践性不强的问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时代感强烈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然而,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传统文化受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制约,难以充分满足青年大学生的文化浸润需要。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载体、环境和体系等方面入手,丰富其内容,创新其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使其成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廉洁文化进高校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发扬传统廉洁文化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大学生身心健康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廉洁文化进高校过程中,可以从发挥高校纪委的协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的环境教育功能等三方面着手探寻合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为了完成这一关键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高校教师应重点关注的内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对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况进行调研和评估,针对高职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资源,而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和疏离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回归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6.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建构与发展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本人认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是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核心理念,凸显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目标理念,回归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在关注的课题,也是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剖析,以及对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分析,对文化融入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艳 《文教资料》2020,(5):102-104
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面对新时代的文化需求,高校应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本文剖示传统文化内涵,概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完善的层次体系。目前地方文化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宁波帮文化作为优秀地方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完善大学生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构成。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中融入宁波帮文化,必须要始终关注学生。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要以学生的需求和思想认知为参考,从而设计出更加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宁波帮文化教学内容。本文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宁波帮文化的融入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适应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来说,要加强探索,寻求科学的宁波帮文化发展路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中要素与精华,蕴含丰富的道德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具有深远价值。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政治思想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进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