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天 《华章》2011,(26)
本文以阳泉、晋中两市为实例,探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教师超编与缺人问题及其相关原因.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超编与教师短缺的矛盾,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学校的良性发展,其原因是农村教师人事编制制度的僵化.  相似文献   

2.
"超编"与"缺人"是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超编"可归因于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人口波动使适龄学生数量下降、"在编不在岗"与"退出机制"缺乏等原因;"缺人"可归因为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教职工结构失调、"在编不在岗"、"优秀者"进入不了、特殊历史阶段的师资来源等方面。"超编"与"缺人"的难题,可以同时从四个方面进行化解:一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农村学校编制相对宽松;二是建构多元编制管理制度,让"在编不在岗"现象杜绝;三是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不合格者"出得去,优秀人才进得来;四是坚持差别补偿原则,让优秀人才留得住。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现状呈现出管理权过于集中、虚超编、编制过紧、结构性缺编、有编不补、附加编制低、城乡标准不统一等特点和弊端。这导致了制约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中小学校无法补充新教师、部分学科教师紧缺、学校日程管理缺乏弹性、教师工作压力大、阻碍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和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破解,涉及到创新教师编制管理体制、提高编制标准、统一城乡标准、提高附加编制比例、杜绝“有编不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增设专业教师编制等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师队伍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整体超编和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不合理的编制结构致使农村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老化严重、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诸多问题,个别教师专业化水平及非学术素质较低。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调控人才的合理使用,各方共同努力解决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另外对农村教师在福利待遇上应实行相应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5.
新编制标准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小学新的教职工编制标准颁发后,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出现了既超编又事实上不足的矛盾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编制标准存在一些前提性缺陷,农村学校规模过小、校点分散。建议适当放宽农村教师编制,撤校并点,深化教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现状及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但从目前来看,西部农村师资队伍难以适应西部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西某县根据2002年广西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文件精神核编后,小学教师严重超编,初中空编较多,高中教师奇缺。由于编制所限,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既要保证学龄人口享有均等化的教育服务,也应注重提高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当前,义务教育教师编制配置难以适应学龄人口变动带来的师资需求变化,呈现出“无编可用”“超编超员”“超编缺人”和“空编不补”等供需失配样态。编制动态调整面临着多重制度障碍:核定标准单一导致富余与紧缺并存,管理权力分置引发控编与用编冲突,制度性壁垒凸显计划性与流动性悖论。面对人口变动新形势,应构建多维弹性编制核定标准,创新挖潜盘活编制管理制度,完善跨级跨区编制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指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债务偿还、教职工福利难以解决、超编教师和代课教师经费学校无力承担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妥善解决教育欠债;切实解决教师福利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稳定;科学合理地核定教师编制;科学合理地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到住使用的督查。  相似文献   

9.
笔者到本镇部分超编学校作了调查,从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人员超编有四大弊端。其一,人员超编,浪费人才资源,增加国家经济负担。其二。人员超编不利于工作的落实。其三,人员超编不利于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其四,人员超编增大了校长管理学校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及时补充年轻和急缺专业教师是实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超编状态使补充工作举步维艰。相关数据显示,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这种缺岗状态下的超编很难在短时期内得以解决。为实现农村教育和农村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农村教育办成民生工程,以公平、均衡和弱势补偿原则为制定该编制的基本价值取向,以适合农村特点的班师比为编制依据,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采取非常规的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院在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合理分流,完善聘任,调动教师积极性 我院1990年以前教师编制900人(含科研编制200人),实有人数942人,超编42人;1992年以后,教师超编100多人。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人才分流措施,教师定编600人,科研编制150人,产业160人。  相似文献   

12.
核编定岗竞聘上岗人事改革"谋"突破 多年前,兴化教育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超编缺员.2007年以前,兴化全市共有乡镇在编教师8 333人,按江苏省颁布的编制标准测算超编1 981人,全市50岁以上教师占超编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人员超编,但初、高中部分学科优秀骨干教师短缺,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奇缺.同时,校长队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连正常的常规管理都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兴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超大城市应着力处理好新城区与核心城区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其中义务教育是重要的焦点.对G市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地区教师编制问题的调查发现:区内学校间、区区间存在总体超编、总体缺编、结构性缺编共存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市级行政部门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是重视通过以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为着力点,促进市内区域间的融合与整体发展;二是以建立市级师资储备库、推行流动编制为抓手,统筹管理与协调全市义务教育教师编制;三是高要求贯彻与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与文件精神,提高政策的主动性,完善相关监督问责机制、管理组织,推行教师退出与相关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课题组对海南省12个市县104所乡村小学进行了农村乡镇小学师资配置和教师工作情况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学校现状主要是规模小,班级人数少,教师配置超编和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教师现状是年龄大、学历低、后劲发展不足。教学方面,校长喜欢能教语文、数学科目的教师,教师也喜欢教语文、数学两科,体音美等学科则出现缺乏专业教师情况,基本上都是由语文、数学教师兼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要提高乡村小学教学质量,解决超编和缺编矛盾,海南需要培养一批热爱农村教育,并能满足农村小学教学需求的全科教师。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近日决定对石台等19个重点山区县(市、区)的农村中小学增加教师编制2588名,此举旨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安徽省提出,要通过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城镇超编学校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教师缺编严重的地区,要制订并实施好分年度补充计划,力争到2007年前基本补充到位,并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的需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城镇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至3年,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  相似文献   

16.
两年来,西塞山区建立了教师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启动了教师编制、人事管理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的改革,有效解决了同学段学校教师超编和缺编共存的问题,教师学科、年龄、能力结构有效改善,城区与农村学校教师得到了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县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人员超编、结构性缺编、性别年龄结构负态分布、职称岗位僧多粥少、教师培训通识化、教师流动不畅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应通力合作,创新改革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化解超编问题,不断合理增补"新人",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促进培训与教研融合。  相似文献   

18.
关注     
《广东教育》2015,(4):4-5
拿什么留住农村教师民进中央:"基本编+机动编"破解农村师资短缺。我国农村教师编制测算"标准上超编",但"现实中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为此,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国农村教师编制的提案》提到,农村教师编制的核心问题是改变教师的配置方式,采用"基本编+机动编"的方式使农村地区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及相关工作的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师资队伍面临的困难,特别是超编与缺人、学历与素质、农村教师的进去留问题进行了说明,并从历史溯源、教师价值、市场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农村师资队伍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北京市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重要的地位,从多方面为发展普教事业创造条件,办学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然而,众所周知,学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校长办学自主权不落实;教师不愿多教课,不愿担任班主任;教职工队伍超编,人浮于事(全市中学超编13,945人,占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