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部分《古代汉语》教材的注释“不妥”.现提出若干例子与同行商榷.郭锡良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笔者参阅时偶尔发现个别注释不尽准确.现予指出.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和郭锡良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是当前高校使用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古汉语课程教材。笔者发现两个版本教材的相关文选注释内容,尚有可进一步完善之处。文章选取两教材中相关文选六例注释差异进行训诂分析,并试以补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训诂学的方法探讨了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中《诗经》注释里值得商榷的地方。此文主要列举其中四个字的注释,并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些字的注释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各自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世所公认的权威性教材,影响甚大,但其中的几条注释失当,特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各自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世所公认的权威性教材,影响甚大,但其中的几条注释失当,特提出商椎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经研究发现郭锡良等编著的教材《古代汉语》存在“雁鹜行”、“敞”等七处注释错误。分析了七处注释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更正了这七处错误。  相似文献   

7.
郭本《古代汉语》注释疏误例说于智荣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①是目最受欢迎的教材,教材在文选、古汉语常识和常用词的编排方面都极有特色。教材对文选的注释也极通俗、简明、准确。但金无足赤,教材虽经修订改正了一些错误.但在词语的注释、通假字的...  相似文献   

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古代汉语课程以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为正式教材,以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为辅助教材。后者在文选《孟子·许行》一文的补注中有两条修辞分析,我们认为这两条修辞分析及有关训释均不妥当,兹列愚见于下,以求正于大方之家。一 《孟子·许行》:“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古代汉语》郭本对此句未从修辞角度注释,《古代汉语讲授纲要》的补注分析此句“是一个并列的二重复句,由两个因果复  相似文献   

9.
《封建论》中“是矣”注释质疑张进军⒇(湖南财经学院基础课部,讲师,长沙,410006)最近,因教学所需,诵读了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获益非浅。但偶见中册关于《封建论》一文中“是矣”二字的解释则似乎有些偏颇。现将拙见述后,以期教正。柳宗元《...  相似文献   

10.
郭锡良等同志编写的《古代汉语》,古汉语常识部分,没有专讲古今字。但文选注释中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公认的古今字,而解说用语和方式极为繁富。有时同一对古今字同时用两种解说用语。例如:  相似文献   

11.
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堪称是一部经典之作,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从释义有待商榷之处、前后不一致之处、古今字通假字混淆之处、注音错误之处四个方面加以陈述。  相似文献   

12.
郭锡良等人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在编写体例、文选注释等方面有一些不足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教材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备受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对教材的选择有所不一,郭锡良、王力、荆贵生、许嘉璐、王宁、易国杰和黎千驹、张盛桥和熊细滚、李国英和李连富等编者分别对古代汉语教材进行研究,并且编写出属于自己的版本。我主要摘选出有争议的注释,根据《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等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来加以论证,以改善目前教材中对注释的一些片面理解,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教材知识,进行古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所字结构中的“所”是古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代词。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特别的指示代词”,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辅助性代词”。这个特殊代词的特点是,有指代作用,但却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必须将它放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所字结构”,才能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或是“所……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文下注释“之”指代“咸阳”。我认为不妥。郭锡良等人编的《古代汉语》选文《鸿门宴》,在讲到这个“之”字时,注释为指代“先破秦入咸阳者”。根据句意分析此句的“之”若指代“咸阳”就讲不过去。这个“之”应指代人较符合句意。  相似文献   

16.
“再”字在古代多用以表示数量,指两次、第二次。《史记·平淮书》:“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见郭锡良等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310页)。  相似文献   

17.
《荀子·天论》篇有“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一句,对其中“于”字,一般注本都不加注释。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把此句意译为:“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  相似文献   

18.
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充分吸取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的优点,并在编排体例,文章选择、注释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更新。它是教育部指定的电大古代汉语教科书,也被许多高校采用为古代汉语课的教材,影响很大,颇受欢迎。但文选的注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已有人指正(散见于与之配套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及其它古汉语专著和论文中)。笔者在学习和使用这套教材时,亦时有疑义,今整理若干条如下,以求教于编者及同行。  相似文献   

19.
在郭锡良等五位先生所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选取先秦至汉部分文选中的95组通假字和古今字,通过查阅工具书,确定有45组通假字,并分析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音韵关系,发现音同通假这类更易成为通假字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贿、赂与赇     
现代汉语中有“贿赂”一词,古汉语中贿、赂常分别使用。贿、赂词义接近,一是表赠送的财物,作名词;二是赠送财物,作动词。《说文》云:“贿,财也。”“赂,遗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赂”字较多用作动词,“贿”字较多用作名词,其原因就在于此吧!不论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是王力或郭锡良的《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