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肃南裕固族婚礼的主要过程——迎客、戴头面、告别、送亲、打尖、迎亲、踏房等,以及整个婚礼过程中所演唱的民歌的曲调及歌词内容,阐述了裕固族自治县婚礼歌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歌文化极富民族特色。但是布依族对歌文化在异地扶贫搬迁进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传承人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和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布依族对歌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因此,本文以望谟县布依族为调查对象,从移民地区的布依族对歌文化传承的困境、出现困境的原因、保护对策与实施建议等方面对布依族对歌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使布依族对歌在异地扶贫搬迁的进程中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新娘的的确确是一头身上散发着难闻气味的肥小猪,而且她还身穿粉红色的“婚纱”。在一位天主教牧师的主持下,两头麝香猪的婚礼在台湾隆重举行。这对新人——新娘“黄扑扑”和新郎“苏富国”身穿专门为它们量身订做的结婚礼服举行婚礼。它们的婚礼不  相似文献   

4.
“囊绍”、“囊冒”、对歌、宗教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喜爱唱歌等习俗都是布依族情歌生长的民俗文化土壤。布依族居处的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对布依族情歌的演唱方式、风格及形式特点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特殊的文化生态使汉族地区旱已消失的情歌在布依族地区流行,并打上了布依族传统情歌的烙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族地区情歌生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当务之急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力度,帮助青年一代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道德观,使布依族青年男女之间自由交往的传统习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新娘走过来了,一身“绿装”。白色的婚礼大概是昔日时髦新娘的梦想,但如今英国最新潮的婚礼是绿色的,至少是含有绿色寓意的,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对歌文化是布依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体现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孕育于布依族独特的生存环境之下。通过探究布依族对歌在异地扶贫政策中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以及在政策之下对歌文化为适应时代发展而产生了文化变迁等问题,进而提出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而采取科学的措施,以适应时代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河湟汉族婚礼歌是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旨在渲染婚礼喜庆气氛的仪式歌.按其出场的顺序可分为婚礼前的歌、婚礼中的歌及惜别时的歌,其惜别歌主要由交人歌,辞姑娘歌,送客歌,拦门歌,回马歌,道谢歌等组成,在这组惜别歌中,玩具话别时的深沉与哀婉,更有惜别后的珍重与祝福.  相似文献   

8.
幽默猜谜     
婚礼的讲话在一次婚礼上,县计生委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讲话最后的一句:“祝新郎、新娘攻克新的哥德巴赫猜想:1 1=3。”新郎、新娘听了莫名其妙,不解其意。请读者猜猜看,县计生委主任最后一句讲话的含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谭烨 《中国德育》2013,(2):59-59
近日,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主角不是成人,而是这里的100多名孩子。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戒指,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  相似文献   

10.
“六月六”是黔南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具有祭祀文化、歌文化、酒文化、糯食文化、工艺文化、敬老文化等鲜明的文化特征.对布依族节日文化进行研究、保护和传承,是一项有利于布依族文化传承、布依族民族精神弘扬的极具社会意义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亚美尼亚:人们放飞两只白鸽,以示爱情和幸福。新娘穿著红色丝绸的服装。人们还可向新娘投掷硬币。比利时:新娘可以将其姓名绣在手帕上,在婚礼举行那一天随身带上它。婚礼后将手帕装入镜框保存,直到家里的另外一个姑娘结婚。克罗地亚:由已婚的女性亲戚摘下新娘的面纱,换上一块头巾和一条围裙,意味着新娘的已婚新身份。然后由所有的已婚妇女为新娘唱小夜曲。捷克共和国:朋友们溜进新娘的院子去种一棵树。传说新娘将与这树活得一样长。埃及:在埃及许多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Zaffa,也就是婚礼,其实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列队游行,有鼓和风笛。…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除了世人皆知的赏月习俗外,各地还流传着许多奇风异俗。走月亮。苏州一带,中秋盛行“走月亮”。姑娘们穿起时髦的衣服,悄悄地找心上人月下幽会,倾诉衷肠;少妇们则三五成群,互拜亲朋,以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办歌墟。广西少数民族中秋有办歌墟习俗。相传广西某地一位老者有三个女儿,求亲人多,约定对歌的时间正好在中秋节。因而每到中秋,广西都要办歌墟,青年男女互相对歌,互诉衷情。竖中秋。这是广州一带趣俗。中秋前,家家户户用竹条和彩纸扎成各种鸟兽虫鱼、果品的花灯,有的用小灯串起“花好月圆”字样。中秋夜,家家把灯…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等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年 《教育》2014,(4):37-38
1月11日,河南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成指,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成长》2006,(4):6-7
日本近来对婚前性行为表现出少有的宽容,“奉子成婚”成为时尚。据厚生省统计,自2000年开始,每4组新人中,就有1组是挺着大肚子举行婚礼。年轻新娘最兴“奉子成婚”,在19岁以下的新娘中,有81.7%都是婚礼后不久就入产房。日本的结婚典礼服务公司也借机推出孕妇婚纱,办适合保胎健体的婚宴等。  相似文献   

16.
婚礼进行曲     
缪印堂 《师道》2004,(6):61-61
节约婚礼点评:自己背着录音机,省去不少请乐队的费用。看来此君是位葛朗台式的人物。结婚照点评:“恋爱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此言有理。请看这对新人的耳环,既告诉别人他俩永结同心,也告诉对方谁也甭想逃走!———我只见过急于做新娘的女孩,还没见过这样急于做家务的新娘。点评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审美文化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忘记了婚礼 1871年,爱迪生正致力于自动电报机的实验。这年圣诞节他和玛丽结婚。举行婚礼时,他突然想出了解决实验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便悄声对新娘说:“我有点要紧事出去一趟,待一会儿一定来陪你吃晚饭。”于是,趁客人不注意,溜到了实验室。半夜时分,一位客人发现新郎躲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工作,不禁叫喊起来,爱迪生才如梦初醒,猛跳起来,说:“糟糕,我还没陪玛丽吃饭哩!”忘记了所在一天傍晚,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街头散步,忽然他  相似文献   

19.
秀山民歌的“哭嫁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山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谣有《哭嫁歌》、《薅草锣鼓》、《酉水号子》、《秀山山歌》、《秀山花灯歌》等。《哭嫁歌》以歌代哭,把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及对封建婚姻的控诉表现得淋漓尽致,歌韵婉转,情景动人。本文从秀山“哭嫁”的来历、“哭嫁”的发展历程及部分哭嫁歌文本等方面剖析“土家姑娘哭嫁”这一古老婚礼风俗的民俗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象比尔鼓起勇气,去跟丽达说:“做我的新娘吧。”丽达说:“现在还不能,我要找到格丽芬树。”“我会帮你找,请相信我!”大象比尔真诚地说。丽达只好答应了。他们的婚礼热闹极了:小兔为他们吹笛;小狗为他们弹琴;小蚂蚁为他们搬运食物……第二天,他们醒来,比尔照样来到院子里整理。他突然看见院子左侧(cè)的菜地旁有一棵闪闪发光的绿树。“丽达,快看啊。”丽达跑出来,惊喜极了,说:“格丽芬,格丽芬!”格丽芬树真是神奇的树,大象比尔和他的新娘吃了它的果实,实现了很多愿望。大家还记得2005年11月在《小朋友》上刊登的《大象的新娘》吗?许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