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对其回答之关键在于对不同论域下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的理解,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探究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是一个流变的观念,现代意义上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彼此强求关系。教育理论联系的是能够被理论指导与改造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联系的是能够改造自身的科学化教育理论。这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趋向更为紧密,但也失却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各自独立品性的自我自觉和坚守。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是一种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教育形态,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它的本质属性进行了理解和界定。本文试从“关系论”、“本体论”及“实践论”等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教育本质,从而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交往与相互转换的问题。两类主体间交往和转换的质与量,决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深度和广度。教育理论人与实践人在交往过程中分别带有各自的交往假设,这些假设成为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路径。适应变革时代要求的合理的交往假设是:理论人与实践人彼此有内在的相互需要,双方互为前提,各自的生命发展只有在双向建构、双向滋养和双向转化中才能实现。对这种转化的内容、过程、困难和障碍等的研究,是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僭越或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僭越是主张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合而为一的必然结果。而从教育理论来源、逻辑基础、表现形态来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是本然脱离的,而这是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本文拟就两个案例来论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并进一步阐述几点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6.
司久胜 《教师》2011,(35):56-57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本文拟就两个案例来论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并进一步阐述几点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7.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共享的价值、信念和技术的有序结构,是科学理论得以建构的路径和方式.现代教育管理学诞生之初,应对20世纪初大工业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移植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价值基础,用经济活动的规律指导教育管理实践,采用理性人假设,将利益驱动作为人与人互动的基本模式,以此作为现代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路径.由于教育的去功利化发展,现代教育管理学范式中固有的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内在矛盾得以发展,技术架构与价值实践的矛盾凸显,现代教育管理学遭遇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双重危机.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理论研究要走到教育实践之中,但需要问责:“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的正当性是什么?”、“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对于教育理论意味着什么?”、“教育理论是否自觉‘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后果?”。否则,“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并不明晓。“走到教育实践之中”须得对教育实践之本质有明白的概念,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目的恰恰在于此,在于形成“对实践的知识”。这是“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前提和基础。这显然是“思”的事情,绝非简单易行。“知识即美德”,教育理论关注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一种道德重负。它拒绝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任何失重行为。  相似文献   

9.
主体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它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受到了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关注,并正在由理论的探讨逐步走向对实践的探索。长期以来人们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习惯于“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重理论说教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所具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促进学习,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就是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可分为物化形态的技术(硬技术)和技能形态的技术(软技术)两类。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同,不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是主要培养学生们的操作、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其主要方向是以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实际作业能力为主。所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就要以增加培养学生实际实践能力为重点来进行。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积极使用改变教学方针,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大胆突破,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教育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并且在改革中使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改革成果。本文就对高职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做出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的出现及其蓬勃发展极大的改变着我们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很多教育专家认为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必将突破学校院墙的阻隔,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延伸到每个人的一生当中。网络教育真的能替代传统教育吗?本就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缺点作了较为细致的比较.并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代商人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近代商人在对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审思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基、启民智必由教育、教育是传承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在以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近代商人的办学特色突出表现为:鲜明的时代感、浓厚的传统伦理道德色彩、追求实学实能的教育功效等。  相似文献   

14.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始发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师范生思想道德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道德蕴涵着丰厚的道德教育资源,对于改进和完善师范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认真调研当代师范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教育功能,对师范生德育工作中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中国医学教育包含现代医学(西医学)和传统医学(中医学)两方面的内容。中西医结合学,作为并列于西医学和中医学的一级学科,是医学教育的第三种形式,其专业教育已逐步形成基础到临床、实验到实践的科学体系和系统课程。在西医院校专业培养中,如何在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等中融入中西医结合元素,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临床工作、融会贯通的优秀医疗人才?需要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摸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传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引入现代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医学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管理激励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情感特点、行为特色与前几年相比已经很不一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工作已远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探索研究和运用现代管理激励理论,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因为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具有滞后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直接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基于目的性、广泛性、实效性基础上的现代实践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及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原则,倡导网络模式、课题模式及创新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继续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满足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本文设计了基于建构主义基础上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建构了以目标为指引、以探索为手段、以交互性为特征的教学过程,同时对其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的全程性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化教育下师资力量的薄弱客观上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所采用的全程性质量管理模式,针对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借助于教育网络平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实行全程性的评价,并对这一模式的基本设想和现实意义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教育“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基础和思想渊源。环境教育自产生起就具有与分科的学院式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教育内涵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定位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继承的同时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明确,为现代教育的重塑提供了更加可行的基础。总之,对概念发展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勾勒、架构出“环境教育“框架,以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重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