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胡长青 《出版科学》2010,18(3):100-101,107
在43年的办刊生涯里,芭芭拉·爱泼斯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辑思想和办刊风格。本文着重从《纽约书评》刊物的成长历史、风格、内容等方面,对芭芭拉·爱泼斯坦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活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不同刊物有不同的办刊宗旨和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刊物特色是刊物内容和刊物风格的重要体现。因此,强调刊物个性、突出刊物特色,对办好刊物,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化学通报》的前身《化学》创刊于1934年,至今已有56年历史。在历届主编、编委和编辑们的长期努力下,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特别是1978年在青岛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编委会上,归纳出“新、基、通、普”四个字,以体现刊物特色,作为办刊方向。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实践、应用、发展,使得刊物的内容不断充实,质量不断提高,形式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巨制,而且还编辑过许多影响后人的期刊和文集。经他编辑过的刊物《译文》、《文学》、《莽原》、《奔流》、《语丝》、作家文集和美术画册等,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从一名编辑的角度,对鲁迅的编辑理念与编辑实践做一探讨。鲁迅的编辑理念,与他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他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封建礼教与黑暗制度以及殖民主义者作着殊死的斗争;他在黑暗中呼喊人性解放,主张个性张扬,深切地关怀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并做着…  相似文献   

4.
期刊个性浅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成功的期刊,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特色。有个性才有特色,个性与特色的相互交融和不断深化,就形成期刊的风格。个性特色是一本成功期刊个性化的灵魂,也是一本成功期刊风格化的标签。独特的个性、稳定的风格,是一本期刊成熟的标志,也是其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重要条件,如《读者》之清新隽永,《读书》之广博厚重,《收获》之老成持重。鲁迅说:“每种刊物应有其个性,不必雷同。”(《许广平忆鲁迅》)邹韬奋先生也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韬奋文集》第3卷)那么期刊的个性是如何形成和体现的呢,本…  相似文献   

5.
邵绡红 《出版科学》2007,15(2):85-87
通过叙述邵洵美创办时代图书公司,出版《论语》《人言》《时代》画报等刊物的一些往事,反映了邵洵美的编辑思想与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6.
1990年岁尾,本刊编辑拜访了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四地新闻界同行,听取对本刊的意见,颇受教益。“形象大于思维”此行表明,本刊在新闻界知音不少。南通日报总编辑贾涛根、副总编辑尤世纬认为,《新闻记者》办得生动活泼。无锡日报记者马汉清、方友声分别以“精致”、“清新”来评价本刊,并称道其“海派风格”比较符合南方读者的口味。无锡日报副总编辑何建新说:相对于国内其他一些新闻业务刊物而言,《新闻记者》个性鲜明,重视社会性,而不拘泥于专业性,因此可读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艺术世界》九岁了,我在编辑部也已度过了整整八个年头。八、九年时间,对一个人的编辑生涯来说不算长,但就一个刊物而论,也不算是太短了。这几天,大伙儿正在紧张地忙着编辑《艺术世界》创刊五十期的刊物,而《编辑学刊》的同志又不时催我交稿。我虽然忙,但说心里话,实在不敢写这篇文章,因为,文章一成铅字,便会招来种种闲言碎语。所以,为此我打了好几个月“太极拳”,要不是碍着老前辈的面子,真不想动笔呢! 个人孔见,笔责自负。个性强我以为自己是个个性较强的人:爱动,爱说话,爱交朋友,爱管闲事,还爱喝点儿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期刊生命力之所在。在出版史上,成绩斐然的期刊无一不是以自己鲜明的性格、独特的风格而获得读者的信任和喜爱的;而那些期刊的优秀编辑们,也总是以浇灌、培育期刊的风格之花为赏心乐事。编辑们数十年如一日,极尽自己的心血和才华,为的是使刊物在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目标之下,彪炳文坛,办出特色,以实现为读者服务的最佳效果。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出版家邹韬奋曾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己成问  相似文献   

9.
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性突出的文艺理论家,而且是建树颇丰的文艺报刊编辑,曾先后主编过《工作与学习丛刊》、《海燕》、《七月》、《希望》等著名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作家邵荃麟说过:“中国那时的刊物谁都比不过胡风,胡风的刊物编辑得最好,它好在什么地方?它有完整的对文学的观点、美学追求,而且政治上也不糊涂,是革命的,符合人类进步思想。”鉴于学界至今未见有人对胡风的报刊编辑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故本文仅就胡风的编辑方法和艺术略作管窥。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  相似文献   

10.
张国功  苗旭艳 《出版科学》2016,24(1):118-124
抗战情境下播迁中的知识分子在各地新创文化学术刊物进行文化抗战,推动着战前主要生成于都市的主流文化学术思想向周边扩散。从思想谱系的角度来看,战时创办于江西的《文史季刊》与现代文化学术名刊《学衡》在编辑人员、刊物风格、文化精神等方面高度重叠、一脉相承,反映出抗战状态下边缘/主流、乡间/都市、战时/平时等深层的文化互动关系。对抗战时期文化内迁途中新办刊物进行个案式研究,对当下深化抗战出版史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张彦 《新闻爱好者》2011,(16):142-143
《译文》是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热情关注的刊物,它诞生在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时期,历经创刊、停刊、复刊、再停刊的复杂过程。《译文》具有明确的办刊宗旨,鲜明的刊物个性,实事求是的书刊广告,在编辑过程中,鲁迅表现出强烈的编刊责任感、勤奋的实干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2.
《译文》是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热情关注的刊物,它诞生在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时期,历经创刊、停刊、复刊、再停刊的复杂过程。《译文》具有明确的办刊宗旨,鲜明的刊物个性,实事求是的书刊广告,在编辑过程中,鲁迅表现出强烈的编刊责任感、勤奋的实干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3.
编辑宗旨,也就是指一家刊物的编辑方针。明确的编辑宗旨,是办好刊物的前提,否则便是盲人骑瞎马,或者随波逐流。刊物的特色,是指某家刊物特有的风格和个性。有特色的刊物,才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见,明确的宗旨和鲜明的特色,是两者缺一不可的。它们的关系又是辩证的,互为补充的。有了明确的编辑宗旨,刊物的特色才有方向,有了鲜明的特色,才能更好体现编辑方针。韬奋一生办报办刊,都是注意这两个方面的。他说:“我服务于言论界者十几年,当然有我的立场和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画报》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作为自己的办刊定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思路和编辑写作风格,并依据丹尼斯·麦奎尔提出的传播关系模式理论探究该刊物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方杂志》是1949年前存在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刊物,历时44年之久。从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倡导东亚文化到接受新文化运动,刊物虽屡经坎坷。在对《东方杂志》早期选报到全面抗战爆发前编辑人员、刊物宗旨、风格等方面变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近现代期刊与近现代社会变迁的关系是:一份刊物,其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社会思潮的变幻;着眼于刊物的长远发展,使自己站在舆论的前沿。  相似文献   

16.
试论期刊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格原本属于用以品评作品或人的一个美学范畴,它被引入现代文艺理论,指的是由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创作个性所体现的艺术特色。而所谓期刊的风格,则是指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色和个性,也就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和其本义是相通的。风格不仅是期刊内容和形式特色的体现,更是期刊编辑思想、编辑原则、编辑技巧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反映。风格是一份期刊的识别标志,也是一份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基础,成功的期刊无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我们绝不会把《故事会》与《读书》相混淆,因为前者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而后者品位高雅严肃深刻;我们也不会把《家庭》与《读者》相混淆,因为前者平实亲切,而后者典雅隽永。独特的风格对期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法国作家布丰在论及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的关系时曾说过“风格即人”,将这一名言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  相似文献   

17.
朱灵慧 《中国出版》2012,(11):52-54
一、引言新时期以来,我国以《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艺》为代表的外国文学译入刊物,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译丛》(Renditions)、《当代台湾文学选译》(The Chinese Pen)为主的民族文学译出刊物,均秉承其各自特色,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中功不可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翻译期刊在文化传播中以各具特色的理念和风格建构出不同的文学图景,而编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编辑与出版中展现  相似文献   

18.
(记者崔玉欣、刘相美)4月11日,我刊在河南大学出版社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辑,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老师及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共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我刊编委、中国编辑学会会员王振铎老师主持座谈会。与会者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工作、教学及学习实践对《中国编辑》杂志突出实践性、个性鲜明的风格给予了客观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编辑》确实为广大编辑提供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刊》2018,(6):25-25
攀登编辑学的理论高地共建出版人的精神家园《编辑学刊》是国家出版类核心刊物,是中国出版界最早推出的专业刊物之一,在出版领域内担负着编辑学科理论建设的重大职责。《编辑学刊》双月刊每册定价10元,全年60元  相似文献   

20.
出版人要想办好一本期刊并在此基础上取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有机统一,但作为办刊的一个重要因素,编辑的作用无疑更加凸显。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编辑,就会有什么风格和水平的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影响甚至决定着一本期刊的兴衰与发展轨迹。编辑的连续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出版人(主编或社长)对整个刊物办刊理念和宗旨的理解的连续性(包括刊物地位、风格、内容、版式、结构等);二是编辑自身素质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包括编辑自身的文化积淀、经验积累、年龄分配、角色分配等);三是编辑队伍的连续性(主要通过培训与学习与刊物达成统一)。这也是由期刊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期刊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