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加拿大科学教育中STSE理念及在化学教材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当前STSE在教学中的实现是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加拿大科学教育中STSE的起源与功能作了追溯,以高中11年级化学教材(Chemistry11)为例,对其实现STSE的培养目标、内容编写形式和特点进行了教学论层次上的分析,重点剖析了资料卡片、专题栏目和学生活动等编写案例,为新课改教材编写中能更好地体现STSE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STSE在教学中的实现是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加拿大科学教育中STSE的起源与功能作了追溯,以高中11年级化学教材(Chemistry11)为例,对其实现ESTSE的培养目标、内容编写形式和特点进行了教学论层次上的分析,重点剖析了资料卡片、专题栏目和学生活动等编写案例,为新课改教材编写中能更好地体现STSE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STSE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代理科教育一种新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STSE教育理念的意义,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中引入STSE的具体教学策略。实践表明: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中引入STSE教育,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化学教学中STSE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 STSE教育的目的意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并提供了一些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实例 ,使化学教育较好地与 STSE教育联系起来。 STSE教育主张渗透到理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中去 ,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了解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关系的认识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正>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简称,四个字母分别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的首字母。目前,STSE教育是国际理科教育的一个改革方向,而化学教育是理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科学、社会、科技及环境有着紧密联系。新课改实行后,更加重视化学教育与科学、科技、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在化学教学中贯彻落实STSE教育。一、关于STSE教育的发展STSE教育是STS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较严重的科技教育危机,加  相似文献   

6.
STSE是英语单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词。近年来STSE教育是国际、国内理科教学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教学新理念。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教学操作的层面上,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  相似文献   

7.
何翼飞 《考试周刊》2010,(53):188-189
科学(Society)、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简写为STSE.STSE教育是理科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除了关注科学知识,还关注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发展与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诸多方面的联系及其对这几方面的影响.化学来自生活,化学来自社会,化学作为一门科学与STSE密不可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重视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同时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以科学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两者有紧密的联系:以STSE教育内容来组织探究活动更能引起学生关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探究性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是当前高考制度下普及STSE教育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理科课程教学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任,如何实施课程教学备受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的一些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理科课程教学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任,如何实施课程教学备受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的一些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STSE教育理念已充分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建设、高考命题思想和教学实践等方面。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渗透STSE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对STSE的进一步认识及其自身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STSE) education has gained considerable force in the past few years, it has made fewer strides in practice. We suggest that science teacher identity plays a role in the adoption of STSE perspectives. Simply put, issues-based STSE education challenges traditional images of a science teacher and science instructional ideologies.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media documentary depicting issues-based STSE education in a teacher’s class and its subsequent implementation with 64 secondary student-teachers at a large Canadian university. Specifically, we set out to explore: (1) science teacher candidates’ responses to a case of issues-based STSE teaching, and (2) how science teacher identity intersects with the adoption of STSE perspectives. Findings reveal that although teacher candidates expressed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 regarding teaching STSE, they also indicated decreased likelihood to teach these perspectives in their early years of teaching. Particular tensions or problems of practice consistently emerged that helped explain this paradox – including issues related to: control and autonomy; support and belonging; expertise and negotiating curriculum; politicization and action; and biases and ideological bents. We conclude our paper with a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lessons learned about STSE education, teacher identity and the role of multimedia case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STSE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通过综述我国中学生物学科STSE教育研究现状,发现在课程标准、生物教材、教师教育观念、教学实践、学生评价等方面实施STSE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可采取完善课程标准、加强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提高教师教育观念、创造教学实践条件并拓宽实践路径、创新学生评价机制等相应的策略,以提高我国STSE教育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几何课程是培养理工科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学载体,对其进行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素材提供、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探究能力培养和创新知识基础奠定等方面分析了大学几何课程在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包括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等基于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几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做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其它省市实验区科学课程面对综合还是分科选择的难题之时,浙江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坚持着“综合”的导向,因而审视与反思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基于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七个维度三个层次设计的访谈、对典型地区学校的课堂观察,提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表现为“综合科学”与“组合科学”两种科学课程形态的并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与目标认识不到位;对课程资源理解不一,科学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有效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亟待专业引领。进而立足于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有效推进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在于以培养与培训相结合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教材比较研究促进科学教材的完善;改革中考,促进科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借鉴教学系统理论,建立新的、对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课程教学系统论。科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由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课程教师、学生、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七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理工科计算机课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MATALB语言的特点,用实例说明了MATLAB语言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应用MATLAB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初中科学教科书的分析,认为萨斯克彻温省初中科学教科书具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包括:STSE课程模式;突出多元文化的科学教育观;将职业教育纳入科学课程内容体系;体现地方特色等.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性知识倡导的是地方文化差异性及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表明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地方性知识理念和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基本形态是综合性的,而非"学科化";是实践性活动,而非"课堂教学化";是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教材化"。同时,地方性知识对地方课程开发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兴趣课程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课程观是以儿童兴趣为取向、选择和组织课程教材的思想观点,它是西方近现代儿童中心理论和兴趣学说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和运用。其演进过程、编制原理和基本主张反映出课程、教学和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既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当前,如何在发展兴趣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兴趣课程论,是我国课程教学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