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打工记     
沈浩 《成长》2006,(6):47-47
我所在的城市是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对中国留学生的意义就像是延安之于中国革命一样,这里是打工者的天堂.因为这里不光是奔驰和保时捷的总部,也不光是有博世等大公司的巨大厂房,更关键的是这里有数以干记的中小企业。而德国人的习惯是到了七八月份就开始带薪休假了,这时就需要大量的临时工来代替.并且德国人有聘请学生的传统。所以到了暑假中国留学生就会从德国的各地涌向斯图,尤其以东德为甚。有一个小插曲足以证明我说的确是实情:我一个同学在东德的凯美尼茨找了个女朋友,问他怎么认识的,他说他女朋友刚来凯美尼茨的时候,中国学生都去斯图加特打工了,整个大学里就只剩下两个人,他去帮她报名注册找房子就这么好上了。  相似文献   

2.
读余秋雨的《行者无疆》,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我内心的强烈震撼。 这个小故事发生在斯图加特市——欧洲的一个小城市。 有一天,余秋雨和一位德国的学者在斯图加特的一个路口等红灯,顺便说一下,在这人口稀少、交通冷清的城市,极目左右都没有车辆的影  相似文献   

3.
德国斯图加特教育讨论会论点简述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张桂春1993年6月18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举行了“第一次斯图加特教育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着“学会学习”这个主题,集中讨论了大学教育内容的特点、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大学教育的社会条件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提...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06,(2):38-38
我和太太终于在德国取得了永久居住权.太太在商场做收银员,而我在大学当老师,每天都很忙,两岁的儿子没人照顺,就想找家幼儿园,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在德国为孩子找个幼儿园竟是这么难。  相似文献   

5.
在辽宁省与西德巴登符腾堡州互结为友好省州的基础上,我校将与斯图加特大学签订协作关系,按照斯图加特大学的邀请,今年二月至五月,学校派我去访问、考察该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通过这次访问,使我对巴登符腾堡州的高等工业教育,特别对斯图加特大学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以下就一些主要情况,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位于南德的杜宾根市是德国有名的大学城.它位于斯图加特西南,坐落在山青水秀的要卡河畔。有人给杜宾根取了个别致的雅号,叫“学者共和国”因为全市8万人口中,大学的师生员工竟有3万人之多,几乎家家户户都与大学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2002年的6月底,我终于在多伦多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现在我已经上了几个星期的班了。对于我们这样的新移民来说,找工作是一件很痛苦却又很有意义的人生体验。 5个月前,我抵达加拿大的最大城市多伦多后,还没与老公幸福甜蜜一天时间,就开始了艰难的寻工筹划。  相似文献   

8.
我校在与德国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近10年的合作时间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满足企业要求的大学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借鉴德国双元制大学办学模式的经验,提高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考上大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可我却高兴不起来。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上大学那一笔高昂的学费对我们这个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从我步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家里的负担就一下子加重了许多。为此,上学之后我就想着利用课余时间找个工作赚点钱,给家里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10.
五五 《学子》2003,(12):31-32
5月的维也纳,天气变化快得总是超乎想象。正当抱怨穿多了的人们翻箱倒柜找出比基尼,准备享受日光浴,一阵夜雨袭过,又要重新披上大衣才觉得暖和。冬天和夏天像是两个人在推推搡搡,一个赖着不走,一个急着要来,把春天搞得不知所措。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个万象更新的季节。所以,我决定继续找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中国培训研讨团访问了德国的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海德堡、科隆等地。在赴德研讨期间,考察了施佩尔行政管理学院、联邦财政学院、联邦银行专科大学、依夫研究所,德国公务员联合会职业进修中心及工商联合总会、巴伐利亚州政府、巴符州领导干部教育学院、奔驰汽车公司和巴斯夫化工厂培训中心等12个  相似文献   

12.
我经常骄傲地对别人说,格非是我的同学,因为格非已经是著名的先锋派代表作家,与同样年轻而著名的作家苏童、余华并驾齐驱。格非是我在华东师大的同班同学。刚入学,外地同学找同乡,我是上海人,上海人在上海,无须认上海同乡。我不甘寂莫,祖籍江苏丹徒,与丹徒的亲戚早无来往,而且从未到丹徒去过,也凑热闹,认丹徒同乡。没想五十多个外地同学,从丹徒来的只有格非一个。于是互相拍肩膀,虽然他说起家乡话,加上速度很快,我听不懂,只能干瞪眼,但两人的关系,还是比其他同学深了一层,以后见面格外亲热。格非那时姓刘名勇,无论怎么…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的夏天,我在德国。超过40天的采访时间,走遍全部12个比赛城市,完成了25万字的文字量,拍摄了至少3000张图片,亲历了场内场外太多的足球故事……德国世界杯已经成为记忆,但这种记忆深刻而美好。做一回露营球迷去德国前有同事打趣道:要不要背个睡袋,走到哪睡到哪?我不屑一顾:开什么玩笑!怕出现这种情况,我早早就预定了酒店。事实上,我后来的“流落街头”,完全是心甘情愿的。世界杯期间,德国酒店的价格都涨了两倍以上,在任何一个比赛城市的火车站,都会看到有球迷露宿。有一天我到斯图加特采访,在距离球场不远的地方,竟然发现了一个大型的…  相似文献   

14.
德国的魅力城市以其多样性而著称。作为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国,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德国那样为游客提供如此多的中心城市。德雷斯顿、柏林和汉诺威,慕尼黑、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 汉堡、科隆和杜塞尔多夫——德国的大城市洋溢着文化亮点、世界闻名的盛事以及世人尽知的热情好客。它们都以拥有一流的公交系统和一个国际机场而自豪,从而  相似文献   

15.
寻我启事     
我家出了件怪事——我找不到了。我可是一家之主,怎能找不到?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乱得一团糟。  相似文献   

16.
这几天,侯小武找了咪咪老师好几次,想要辞去我们第四小组组长的职务。“怎么啦?”咪咪老师笑着问,“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没什么,”侯小武摇头晃脑地说,“反正,反正我就是不想当这个小组长了!”“我觉得你们小组的同学,还是挺拥护你的呀!”咪咪老师说。侯小武垂下脑袋,不说话了。后来,咪咪老师又找我们谈话,想了解一些侯小武的情况。可侯小武心里怎么想的,我们怎么能知道呢?接着,咪咪老师又找侯小武谈了两次话,可结果都和前几次差不多。没想到这种时候,侯小武却越来越得意了。“哼,怎么样,我就说她不像个老师嘛!”他在班里扬言,“看见了…  相似文献   

17.
首届欧洲数学教育研究会主席、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数学系科豪斯—弗莱森堡教授近期来我校进行短期讲学访问。借此机会我就德国课程改革及数学教育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8.
高峰 《留学生》2012,(10):38-39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城管”——城市管理,每一种商品都有分类,但是德国的城市管理和商品分类尤其细致,这种细致体现了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精神。德国人管理城市犹如操作一架精密机器,从每一个细节中都可以看出德国人的严谨和对人性的关怀。我在德国柏林、波茨坦、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就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法治化管理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1919年德国瓦尔多夫--阿斯托利亚(Waldorf-Astoria)烟厂厂主想为职工子弟建一所学校,让他们将来有个好的就业机会,于是人智学鼻祖鲁道夫·施泰讷(Rudolf Steiner)便在斯图加特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瓦尔多夫学校.八十多年来,瓦尔多夫学校遍布五大洲70多个国家,仅在德国就有191所,欧洲639所,其余各地894所,并且正以每年增加20所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千里寻师     
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我喜欢看作文,也喜欢写作文。但是老写不好。为此,妈妈四处奔走,为我寻找老师,这一找就是4年。今年妈妈在北京认识了一位好心的阿姨——白小木子的妈妈。在一次谈话中说到白小木子写的作文非常好,妈妈一听就问:“怎么培养的孩子呀?”阿姨说:“因为找了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妈妈说:“能不能给我女儿也介绍一下。”阿姨说:“这个老师学生很多,年纪又大,身体又不好,可能比较困难。”妈妈说:“那就试试吧!”阿姨就陪着妈妈来到了范老师家,把我的情况介绍给老师,老师也为我们千里迢迢,跑至北京寻师的诚意感动了,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