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理想,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教育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理想,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社会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现代教育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教育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麟 《吉林教育》2006,(1):18-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追求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我国古代的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教育的平等性”乃至1948年“受教育权”,被纳入联合国以世界人权宣言,无不说明人类社会把平等教育视为理想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家教育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而教育公平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做到财富的绝对公平,所以要尽力做到机会的公平。教育公平则是机会公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由于教育能够明显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本刊约请了四川省内部分高校与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围绕“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进行了探讨,对实现教育公平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也提出了初步的实践建议。本专题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公平效率观:不应片面强调教育公平,要追求“公平”和“效率”互相促进 追求“公平”是教育行政的基本主张,也是教育发展的质的要求。“公平”的内涵应该包括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由于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人或事物的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我们现在还无法追求结果的公平。所强调的“公平”,还只是追求起点和过程的公平,即规则公正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扩大教育规模的艰苦努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不懈追求之后,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聚焦到了教育公平身上。这既是因为,作为重要的社会事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社会公平又集中体现于教育公平;也是因为,无论是普及教育,还是改善教育,其实都是在促进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08,(20):7-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公平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幸福,最终标准和方式是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是不同公平标准和方式的和谐统一。公平的不同目标追求、理论基础、评价标准和实践方式形成不同结果。道德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人格平等,趋向是理想多于现实。经济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能力平等,结果是现实多于理想。政治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其永恒主题不仅是平衡稳定与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它们相互促进、持续不断提高水平的公平的关系状态,而且总是在道德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中博弈和寻找平衡。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互为基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平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扶贫帮困、慈善仁爱的理论基础,追求互利和双赢是在能力和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基础。整个社会道德追求的主流对教育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具有两面性,并未涉及导致分数差距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政治、道德平等和经济不平等情况下,以不平等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才是公平的。追求公平既有对能力、经济等有优势的人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也有对能力、经济等处境不利人群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但通常情况其核心是对后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协调道德、经济和政治公平的标准和方式。以人格平等的道德标准和方式,实现教育平等。以能力平等的经济标准和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以平衡道德公平与经济公平关系的政治标准和提供机会、过程公平的方式,形成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通过整合道德、经济和政治的公平标准和方式,形成持续不断提高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水平的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公平与正义、公正从社会发展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最高目标看,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正义、公正。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既涉及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宏观层面,又涉及到学校条件、学生个性等微观层面。我们既要尽我们所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又不能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去抽象地谈论它。“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均等,正确对待差异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效果公平,而要实现这三个层次的公平都离不开教师这个主体。从理论上说,教师是具有社会公平意识、追求社会公平目标的现代公民的缔造者,是一切追求教育公平行为结果的最终体现者,教育公平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效果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层面。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2008,(1):39-44
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视察时说:“体现社会公平是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判断更是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也曾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中,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公民权,教育公平也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教育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基本标志和重要基础,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邱林 《内蒙古教育》2007,(12S):23-2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七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十七大代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感到很振奋。教育问题事关乎千家万户,社会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9.
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写入十七大报告,让我感到特别振奋!这将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厂阔的空间!十七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说。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