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北京市农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北京市有4个近郊区、10个远郊区县,郊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5%,农村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农业人口占三分之一,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2%。郊区承担着城市发展的腹地功能、保障市场的生产基地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屏障功能。因而,京郊农村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的致富奔小康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强大支撑。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到首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1999—2010)…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地处中原,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其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八分之一,教育地位十分重要.目前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存在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流失严重、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不够等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2008年的教育统计资料,全国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学分布在农村。显然,抓好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到“人口资源强国”的转化,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是关键。因此,扎实抓好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内陆农业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因此,山西教育发展的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整个山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山西省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全省乃至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呢?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我省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县区属)241所,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近三分之一,2008年招生15.4万人,占全省招生数的25.6%,在校生36.2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数的23.6%。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中农村户籍学生约有115万人,占总在校生的75%。  相似文献   

6.
一、农民教育的性质我国有十亿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多的人生活在农村,占全世界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据国家统计局一九八二年公布的我国社会劳动力人数,农村有3.22亿人。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分类是(%):  相似文献   

7.
服务区域经济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现辖12个县市区,面积 15 800平方公里,总人口 8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是一个农业大市。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18所,在校生达到13.8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60%。这其中,有19所和2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别进入国家级及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约占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一、加大调控引导,把招生制度改革作为职教改革的突破口 针对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比较普遍地出现的“招生难”的情况,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传统的一年一…  相似文献   

8.
胡瑾 《湖南教育》2007,(3):31-32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初中生几乎占我国初中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还要多,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人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暑假,我们课题组成员组织2003级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新化县、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县、娄星区共五个县市的12所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9.
一、北京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北京市有4个近郊区、10个远郊区县,郊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北京市郊区承担着城市发展的腹地功能、保障市场的生产基地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屏障功能,因而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昌平县被列为全国“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北京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走过10年的历程。1998年9月,北京市教委、市农办、市科委联合下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职业》1999,(9):38-40
西藏的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约因素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尤其是农村。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传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一的酉藏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新模式,并以此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使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服务,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教育带人ZI世…  相似文献   

11.
解放以来,我县农村小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一九五八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曾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其后,由于受到连续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入学率有所下降。过去,我们对于这一问题认识不足,虽然在巩固学额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缺乏阶级分析,没有注意贯彻阶级路线,因而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率低、流生率高的严重情况,始终没有改变。去年十一月,我们对学龄儿童的入学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全县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四,没有入学的适龄儿童当中,最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子女,约占百分之八十七。适龄儿童没有入学的原因,一是家庭缺乏劳力,约占三分之一;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约占三分之一;三是有思想问题,主要是认为“迟生产不如早生产”,约占五分之一;其余还有家庭离学校太远的等等。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必须贯彻  相似文献   

12.
GM(1,1)模型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付希刚赵世功引言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抓好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鹤壁市1988年———1995年期间每年的粮食产量,采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中国内陆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670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87万。总人口中,城镇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2%,农村人口约占68%。2004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85.65万人,专任教师44.68万人。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湖南基础教育实现了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湖南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时对乡村小学办学新模式的探索。一、新时期乡村教育管理的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普九”目标的实现和小学学龄人口高峰期渡过,湖南省的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急…  相似文献   

14.
在我省农村教育发展年中,农村中小学应该做点什么?我以为,进行课程内容结构改革,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重点,是亟要。 之所以这么说,是考虑到我省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考虑到农村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迫切要求。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8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有长足发展,但农业产品的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毫无疑问,也是我们改革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肤浅的理解农村中学当然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但毕竟是少数。多数毕业生不能升学,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劳动后备军。农村中学毕业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据某地统计,近几年农村“专业户”、“冒尖户”中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半数以上,初中程度的约占三分之一,而小学程度的不到十分之一。这说明,要改变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加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必须大力改革农村中学教育,提高农村中学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把“三农”问题解决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可以从三句话中找到答案,一句话是邓小平同志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二句话是江泽民同志说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第三句话是温家宝总理说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所以我们说:着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面向三农统筹规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57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6%.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93.4万人,约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每年新增劳动力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三年多来,我省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有的先进社队,社员平均年收入已达一百多元、二三百元以上。但是,就全省来说,农民收入水平还是很低的。1978年全省农民平均收入(指集体分配收入)仅60.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74.57元少14.27元;还有三分之一的基本核算单位平均收入在50元以下。我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二千四百多万的百分之八十六以上。如何使二千一百万农村人口尽快富裕起来,这是实现全省人民先富起来的关键。本文试图结合我省实际和先进社队的实践,从商品经济的观点出发,探讨一下如何实现先富起来的问题。基本观点是:要实现先富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的商品性生产。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水平,而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手段C由于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只有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低下,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2.38亿文盲半文盲人口中有2.19亿在农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许多愚昧落后的东西不但没有扫除,而且还有蔓延之势。农村文化现代…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 1.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第一,我国农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还处在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中小学学生的流失、辍学,主要发生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