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观 促进校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所原名为南海中学的百年老校,我校始终坚持“任重致远,育才育德”的办学理念,肩负培育英才的重任。自跨进新的世纪以来,我校在继承和弘扬优秀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努力创建生态和谐的绿色校园,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着眼于促进校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观通过办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本体价值,而教育的其他价值则是在追求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因此,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健康成长,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  相似文献   

2.
绿色大学及其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大学”中的“绿色”二字取自于西方国家60年代末兴起的“绿色运动”,其原意为“生态”或“环境保护”,后来“绿色”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④“绿色大学”一直是与环境教育运动紧密相连的。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环境教育逐步从单一环境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继而发展到融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全校性、综合  相似文献   

3.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校园的和谐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力求教师达到思想的和谐。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构建人际和谐。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研究、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提升质量,创造教学与科研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刘京莉 《中国教师》2013,(21):60-62
2010-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课堂小学数学改进组是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绿色教育”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系统中不同体制、文化、亚群体和个人的资源得到善待和激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从战略高度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列入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2009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启动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号召各级各类学校引导师生  相似文献   

6.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校园的和谐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力求教师达到思想的和谐.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构建人际和谐.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研究、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提升质量,创造教学与科研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校园的和谐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力求教师达到思想的和谐。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构建人际和谐。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研究、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提升质量,创造教学与科研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校园的和谐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力求教师达到思想的和谐.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构建人际和谐.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研究、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提升质量,创造教学与科研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建设和谐校园,郑凯钟认为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一切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0.
绿色和谐校园是教育部门响应政府倡导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举措,建设绿色和谐校园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生态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绿色和谐校园的生态价值意蕴具有双重性,它不仅是一个理论探讨范畴,更是一项实践性较强、操作性较强的社会生态教育活动,要教育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自然观,并加强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感教育,以期将绿色和谐校园生态价值观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科学、绿色、和谐、平衡的校园生态是指向全体学生的,并直接指向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校园生态与新世纪的大学理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校园生态是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21世纪大学的理念应当建立在教育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建设21世纪大学的生态校园,要把群体生态和学术生态效率放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构建“生态和谐校园”是生态和谐和生态平衡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移植和借用。建设生态和谐校园,就是要把学校建成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家园。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和谐管理、和谐育人、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在校园奏响生态和谐的旋律,紧跟时代的步伐,适时调整办学方略,多方入手,全方位地构建生态和谐的校园。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要构建“生态和谐校园”,必须奏响如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ОО三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两会”期间又明确提出了以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南。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盲目追求“教育GDP”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问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规模与质量的协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为此,我们于今年三月组织北京地区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就“科学发展观与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本刊选择其中若干有代表性的论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会议的具体情况可参见本专栏的综述文章“科学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把学校建成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家园,我们坚持以“和谐管理、和谐育人、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在校园奏响生态和谐的旋律,紧跟时代的步伐,适时调整办学方略,多方入手,全方位地构建生态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和睦、和衷共济、和顺、协调一致、均衡发展、同心同德等。而和谐校园,应该是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理念,学生接受均衡教育、全面发展,教师愉快工作、幸福生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校同,不是一件一蹴而就、说干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事业,是需要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努力开拓的事业,是学校建设最高的境界所在。那么怎样构建和谐校园呢?  相似文献   

17.
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和发展趋势。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我校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实验学校的实际出发,我校着力改革办学机制,积极参加课程和教学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构建和谐生态校园,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里用了“尖子生”而没有用“优秀生”的说法。“尖子生”和“优秀生”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只有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称为优秀生,某一门学科或某几门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只能称作尖子生。尖子生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他们头脑聪明,成绩优异,常常能为学校为班级争得学科竞赛的荣誉,但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另一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嚣张、跋扈、霸道,个人意识或者说个人主义极为严重,只能接受表扬和荣誉,经受不住半点批评和挫折……这些评语对他们来说也许太尖锐了,但绝没有过分。很多老师说,不提起这些,好像他们都很优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确实还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如果放在普通学生身上,老师们是不能容忍的,为什么在尖子生身上我们就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容忍了呢?尖子生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尖子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几所学校作了一些调查和采访,并组织了三篇稿子,分析尖子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个性缺陷,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刻的根源所在,期望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19.
王林毅  马振峰 《教书育人》2013,(18):106-107
"以人为本"教育观是21世纪高等教育一个凸显的特征。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人、完善人、发现人的价值,彰显人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实质就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培养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讨论中的主题.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绿色教育是深化高教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绿色意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绿色教育的宏观背景,揭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