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相似文献   

2.
政治流水账     
“我写此书是为了讲述我的故事,讲述20世纪下半叶美国所经历的事情;尽可能公正地描述争夺国家的心灵和思想的各种势力;解释我们生活的新世界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就美国政府和公民的应对之策提出我个人的观点;让那些从未涉足公共事务的人们了解一下担任公职是何种感受,尤其是作为总统的甘苦。”  相似文献   

3.
我叫王戎,是新疆卫视节目中心《美丽梦想》栏目的一名编导。半年前我加入了《美丽梦想》栏目组,采访制作第一期节目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是"教育改变命运"系列节目中的一集,讲述了喀什地区疏勒县牙普泉镇牙普泉村普通妇女阿斯木古丽追梦的故事。这期节目收视率不是很理想,但我原本以为收视率会很高,因为在节目播出那天晚上,在2000公里外,我妈妈通知了整个村子的人收看新疆卫视,后来我才知道,收视率根本统计不到我们那去,但是母亲  相似文献   

4.
电视台、电视观众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有很高的期待,然而播出后,电视台、电视观众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期待都落了空。这一事件反映了电视台的市场投机行为,也折射出了行业内部法治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我爱我的祖国》栏目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电总局的"三限令"颁行后,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进行了改版。在这轮改版大潮中,湖北卫视的《我爱我的祖国》栏目以益智问答、综艺表演等多种形式,营造温暖和感动,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了爱国主义意蕴的空间性生产。本文从该栏目的定位、文本表现等方面分析了其意蕴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你从产房里被护士推了出来,躺在妈妈的身边,丑丑的样子,重达4公斤。 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你那么顽皮,顽皮得就像个男孩子,所以,我一下子接受不了你是女孩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上有那么些人,就像是为书而生,出版事业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留下深刻烙印的陈昕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出版家。他享有"出版经济学家"的美誉,长于用精深实用的理论体系解读出版业。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入行至今,陈昕先生以他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中国出版业历史变局的重要见证者。书业之缘"不知怎么我就进了这神圣地,出版成为我终身职业。"38年前上海市出版局组织处来  相似文献   

8.
姚明的高度     
我是姚明的球迷,但我不是篮球迷, 连个NBA fans都算不上。我知道在这个 国家,有许多人和我一样,他们关注姚明 的成长,津津乐道于关于他的一切数字, 从身高、收入,到每场比赛的技术统计。 他们喜欢看他赛场上的表现,也喜欢听 他赛场外的言谈,无论是他戏弄美国记 者的幽默,还是他埘国家队比赛作风的 咒骂。  相似文献   

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于2002年6月1日公开了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其中包括了张学良与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等人的来往信件、1937年至1990年的日记,还有访客记录以及他撰写的章等,从中我们可以真切了解到张学良的幽禁生活。1990年对张学良访谈录音的整理稿。当年89岁的张学良向历史学家郭冠英和旅美学唐德刚亲口追述了西安事变的心境和缘由。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就西安事变接受访问。张学良先生谈起了他最讳谈的“西安事变”话题,成为这场口述史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1982年7月30日到单位报到的。这个日子记得清楚,是因为同学告诉我,报到要在月底,那样可以拿到半个月的工资。当时北京二环路以外就是大片的庄稼地,我要工作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1978年成立后,几易其址,现在搬到安定门外蒋宅口外馆东街一处三层楼房里,周围都是农家和玉米地,幸亏家在北京的朱延平同学接站,把我送到地方,他在此前已经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管人事的同志把我安顿到三楼的宿舍里,又和我要进入工作的部门打好招呼,我就准备上班了。  相似文献   

11.
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是张学良的亲密合作者。我在美国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相关档案资料时,杨虎城是注意的重点之一。结果,发现部分新资料,有助于西安事变研究的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12.
陈萱 《东南传播》2021,(9):10-14
观影作为一种在特定场合与时间下集聚的集体行为,它不仅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仪式".电影作为一种意义生产模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思想载体,在推动社会聚合方面担任重要角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庆档上映,电影运用仪式化传播方式,传播了家国情怀的仪式性内容,使观众燃起了对家国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刚到北京的时候,在老乡那儿蹭住。不到一个月,就有想法了。不是老乡往外撵,而是他的夜猫子习性让我受不了,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想当初,失恋对我的折腾也不过如此,所以,后来,我就在一份报纸上弄了个租房启事。  相似文献   

14.
老毛一回宣传科,就给了我“见面礼”,是几本“搞新闻”的书。我打心眼里感激:这老毛真够意思。老毛大名毛世芳。老毛是我对他的特称,这样我感觉亲切。当初,我在基层某部当炊事员时,经常喜欢写写画画投投稿,却是屡投不中。后来,有人帮我引见大名屡见报端的新闻干事毛世芳。一见面,我就拿出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10,(10):63-65
父亲去了。父亲去的地方是那个人人都不愿去,但人人最终都得去的地方。我没有想到,父亲的离去竟是那么快。就在他患病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在数干公里外的军营里很想念他,焦灼的思念使我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16.
斜阳  李宗文 《今传媒》2004,(2):47-49
初到西安,处处艰难有一天,我厌倦了国企的按部就班,就对老婆说:“我去西安应聘记者吧?”老婆说:“想去你就去呗!”我就这样来到了西安。  相似文献   

17.
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江珊,很高兴能在这里讲述我的梦想。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在离毕业还有十多天的日子里,我想借这一场演讲,回首自己成长中的点滴过往。今天在场的各位嘉宾,可以说都是我的长辈,我的老师。我从小是看王汝刚老师的滑稽戏长大的,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宣克炅老师还是我的校友。  相似文献   

18.
《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全国多家卫视恶播,虽然这是一个个案,但却在很大程度反映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团长》恶播事件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分析恶播背后我国电视剧市场及卫视台发展竞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4年 4月 18日 ,我 的 “世 纪 阅 报 馆 ”在 北 京 市 平谷区 档 案 馆 开馆 ,半 年多 来 ,已 陆 续 接 待了 6000多 热 心历史 的观 众 。大 家观 看完 展 品之 后,感到 很惊 奇 :这 么多不同 历 史 时 期的 老 报 刊 ,简 直 就 像阅 览 一 部 完整 的 历 史画卷 !同 时又  相似文献   

20.
孙雨菡 《东南传播》2021,(10):70-72
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不断创新寻求突破,为更好地融入当下电影市场实现风格转变.《我和我的家乡》在延续我国主旋律电影标志性风格的同时,以小见大传达家国一体的人文情怀.本文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为例,运用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理论"为框架,主要从叙事、电影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旨在通过分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艺术创作方法上的独到成功之处,期望能够为我国新主旋律电影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