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语文课里是什么关系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在语文课里,我们恐怕分不清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但是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常常不能很好地统一,使阅读教学呈现出效率不高或学科特点不明显的态势。追根究底。是“人文性”遭遇到了“教训”‘教育”这两个严肃的词汇,抑或是遭遇到了过于澎湃的激情而迷失了本来的方向。请看下面这个课例:  相似文献   

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语文课里是什么关系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在语文课里,我们恐怕分不清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但是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常常不能很好地统一,使阅读教学呈现出效率不高或学科特点不明显的态势。追根究底,是“人文性”遭遇到了“教训“”教育”这两个严肃的词汇,抑或是遭遇到了过于牵强的激情,而迷失了本来的方向。请看下面这个课例: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鱼游到…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开宗明义地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酝酿面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这样的论题,我一时摸不着头绪,尽管最近常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挂在嘴边、掂在心上,却也不知从何下笔。于是就先来正确地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以往了解,经过再三学习,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郭光兰 《今日教育》2012,(12):66-67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眭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l生与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谐共生、不可分割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最近,听了10余所学校近30位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发现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教师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怎样才能找到“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从而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呢?我想,落实这一理念必须要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体现和把握,正如崔峦老师所说,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语文教育的定性定位"都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争论的热点,几乎每一次改革都要涉及到这些问题。经过数十年"拉锯式"的讨论,尽管有些方面的看法趋于接近,但未形成真正的共  相似文献   

8.
刘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59-260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教学中既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又要防止把语文阅读课上成人文性极强而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课。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9.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前提,所以必须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要准确体现两者的统一就要把它们看作是不可偏废的整体,寓教于文,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与文本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能通过阅读感悟文本及相关活动,增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才真正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吴娟 《鸡西大学学报》2009,9(5):117-119
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1.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辨证统一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那么,新课程下如何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教学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意味着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给予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  相似文献   

15.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在教学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科学地实施教学评价,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近年来,语文课的这一性质,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已越来越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并且,实践中工具性与人文性逐渐走向和谐交融.戈月素老师执教的<散步>,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范例.该课例以语言训练为载体,以体会"亲情"为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7.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在教学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科学地实施教学评价,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呢?一.分析教材,把握两点。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积淀和精心挑选的优秀篇章,既是语言训练的范本,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19.
一、现象点击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确,纵观历史,从“双基”的提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与培养,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总的来说,语文教学过于强调了工具性的一面,把语文课程知识化,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多地注意字词句篇的训练和条分缕析,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20.
李猛 《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50-15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无数语文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他们工作的前提。那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语文课程标准》和以往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特征在于新,这个新不是一般的新,而是全方位的新。从对语文内容的安排到语文方法的选择等等,都是一种新的姿态。其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有这么一句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