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礼学的历史轨迹商国君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诸子思潮汹涌而起。在百家争鸣的社会思潮中,儒家以“礼”为旗帜,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后期,礼学经过孔子、孟子、苟子三人的不懈努力,终使儒家的政治学说──礼学最终确立。探讨先秦礼学的形...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治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思想为孔子所创立 ,中经孟子的发展 ,荀况集大成。孔子坚持“礼治” ,主张“宽猛并济” ;孟子倡导“仁政” ,主张“推恩于民” ;荀子“隆礼重法” ,礼法结合。他们治国思想之间的承继关系基本反映了先秦儒家治国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对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治国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从精神修养的根据、修养的主体、修养的目标和目的以及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论证了孔子创立了不同于前代的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  相似文献   

4.
论先秦儒家的尊师重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淦 《吉林教育》2005,(5):11-13
儒家历来尊师重教,这可以上溯到儒家学派形成的先秦时期.先秦儒家在政治活动与治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尊师重教对于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而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本身就是一代宗师,设教授徒又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尊师重教就自然而然地贯穿于先秦儒家学派的学说之中了.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继承前代重民教民的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对教化实施的素质、教化的对象、内容与方式等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形成了本学派的教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明荣辱、知廉耻:道德教育的时代呼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重视以德治国的儒家伦理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早在两干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共之。”显然,孔子是强调以德治国的。其实,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立场出发,我们认为.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从而自觉地做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儒家学者就主张将“耻”与“德冶”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先秦音乐批评概论(下)欧筱琦三、老庄的音乐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大论战,这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得也相当突出。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主张礼乐,是为了维护或建立等级社会秩序;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反对礼乐,是针对礼乐制度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动荡,各大学派的思想家纷纷从各自所代表的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政治观点,学术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音乐作为政治文化艺术形态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简单辩证地介绍了先秦时期孔子的音乐思想以及《乐记》和荀子《乐论》中的音乐思想,使我们对先秦儒家音乐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7,(1):71-74
"为政以德"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体现中国古代最高政治文明。"为政以德"主张为政者要"修己"、"以民为本",并通过"以刑辅德"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把孔子"为政以德"治国理念转换成现代性治国理念,为中国反腐倡廉提供极大的价值意义,促进中国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550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1.
儒家历来尊师重教,这可以上溯到儒家学派形成的先秦时期。先秦儒家在政治活动与治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尊师重教对于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而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本身就是一代宗师,而设教授徒又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尊师重教就自然而然地贯串于先秦儒家学派的学说之中了。  相似文献   

12.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几百年的斗争和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儒学的第一次大变革。这就是西汉时《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把先秦以来的儒家各派以及各家学说,在孔子的名义和《春秋》公羊学名义下统一起来,并用神学的观点给予阐释,从而加工成合于汉朝统治制度需要的新  相似文献   

13.
最近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口号 ,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策划布局的又一重大治国方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延续 ,为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前进的征途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特别是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儒家先贤很早就注意到“德治”的重要性 ,先秦儒家站在治国安民的立场上 ,把“为政以德”作为以德治国的中心思想。“为政以德”这一命题 ,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 :…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力量办学,历史悠久,官学与私学长期并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官学衰落,私学勃然兴起。据古籍所载,春秋战国时期,私人办学的,以儒、墨两家规模为较大。儒家中的私学以孔子为最盛,相传先后弟子达三千人,身通六艺的七十二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的弟子来自各个阶层,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后来儒家继续办学的,有子思、孟轲、荀况等。儒家重视诗、书、礼、乐、文、行、忠、信,同  相似文献   

15.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儒家注重修养,而人性论又是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性论最早由春秋末年的孔予提出,孔子对人性的简单表述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分歧,也为后来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先秦人性论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先秦人性论产生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的“性”的含义和道德本质,着力梳理出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剖析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它经常受到其他学派的攻击,也经常攻击其他学派。从汉武帝统治时开始,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儒家学说也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先秦时期儒法地位悬殊差异的比较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学官学化失败的原因。认为先秦学官学化失败不是偶然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儒家的超前性特质所决定的。这说明,一种思想能否成为统治思想只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孔子忠孝观念溯源──兼论先秦时期的宗族依附杨华忠孝观念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且不说董仲舒以来的三纲五常,以及理学家嘴里的忠孝节义,在原始儒家孔子那里,忠孝观念就已十分严密。《论语》中“忠”字凡十六见,“孝”字凡十七见。就孝而言,孟懿子、孟武伯...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对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儒家思想从先秦儒学到汉唐经学、到宋明理学、再到明清实学,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都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道德教育是儒家一贯的传统。虽然儒家的道德教育中有许多封建的、腐朽的东西,但其中许多的道德教育理念、道德教育方法和道德教育原则,特别是儒家关于自我修养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儒家论自我修养(一)自我修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一贯的作风。道德教育的核…  相似文献   

20.
《成才之路》2009,(12):90-90
春秋战国550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