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帮助中小学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找准学习方向,正确运用学习方法,有效发挥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学经典诵读是合格的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今天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国学经典诵读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协助,在假期里,学生可以参加爱老敬老社区服务活动,参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拓宽育人渠道,加深育人效果,文化传播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青少年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引领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典文本中蕴含的优秀传统审美文化元素,是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美育资源。依托传统经典文本的课外美育活动,应涵盖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传统经典文本为育人载体,挖掘校园思政元素,营造和谐的人文空间,建构审美育人的校园文化生活;开设家长课堂,倡导亲自共读,提升家庭思政效能,发展审美育人的家庭文化生活;拓宽网络育人途径,大力开发优秀经典图书,凝聚社会思政合力,建设审美育人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杰出代表,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良心,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和文化育人基因文化育人基因,在着力诠释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行文化、君子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等,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章挖掘了《论语》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道德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让青年学生从传统经典文化中汲取营养,锻造时代新人,润物细无声般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根基,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本文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融入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存在的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不足、文化实践活动缺乏等问题,提出理论育人、课程育人、师资育人、教材育人、环境育人等措施充分践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需要抓住传统经典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并在主流文化引导下,达成健康文化精准供给,形成“全员文化育人、全过程文化育人、全方位文化育人”的机制,要保证学生成长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校园,有担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有培养双师型队伍、构建文化课程体系、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明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她博大精深的内容蕴涵着先辈们无穷的智慧。2008年我校成为大城县"践行国学精华,创新育人模式"实验校,国学经典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开发这一校本课程,不仅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结合古典文化来积淀完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引导学生在古诗文中学会爱;二、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三、引导学生诚信做人;四、激发学生知恩图报来阐述如何通过诵读经典来养德育人  相似文献   

9.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今天,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传统育人方法的合理内核,发挥其育人功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结合古典文化来积淀完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引导学生在古诗文中学会爱;二、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三、引导学生诚信做人;四、激发学生知恩图报来阐述如何通过诵读经典来养德育人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经典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文化内涵.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更为集中、突出.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注重以文化为指引,选择文言文的精华,从而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结合部编版教材,基于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的意义(一)有利于推动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经典中,可以使高中生在诵读和学习这些经典时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高中经典篇目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高中生在充分诵读、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集合和总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题中的应有之义。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经典阅读、文化感知、舆论引导,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效应,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大运河沿岸高校要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的育人功能。将大运河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中国大学校训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力图说明中国大学校训源于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就我国若干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作了分析,有些校训直接来自传统文化经典,有些校训是多部经典的结合,不少校训传承着院校自身的文化命脉,同时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价值;着重探讨大学校训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育人理念,如勉励师生明确为学之序,力求知行合一,激励师生遵循大学之道,厚德诚正而止于至善,昭示师生实事求是而追求真理,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文化氛围,唤起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大学时中日新,引领学校追求卓越,进而影响社会的价值形成。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校训并使校训更具文化魅力的源泉,构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训,也应立足传统文化,结合学院文化,精心凝练,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具体为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与学术。国学课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在课堂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做到知行合一。但是国学经典如何育人,如何让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浸润学生心田,陶冶学生情操,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尚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实施以来,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小学利用滨海地域优势,在延续海洋科普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实施与探索》课题为引领,开发实施"走进海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以实践体验为主线,以海洋文化为主体,将写字教育和经典教育有机结合,构建"一体两翼"育人文化,全面推进活动育人、体验育人、文化育人,让每一名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8.
经典诵读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之一。将经典诵读和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学素养,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育人培养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效课堂的建设。对此,本文简要分析经典诵读给小学语文课带来的魅力,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加大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比例,这些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育人因子,对弘扬革命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打好精神底子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阅读革命经典,打通理解“梗阻”,凸显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认同文化价值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完成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军队院校后勤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育人属性,目前我军院校后勤文化育人功能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为此,必须充分发掘和培育后勤文化所蕴含的育人内涵,大力营造后勤文化的育人氛围,努力提升后勤文化的育人品格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