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饶毅 《留学生》2013,(1):22-22
现代中国并非没有杰出人才,而是-在现今的文化中,杰出人才很难被发现、包容和鼓励,只要他们稍微“冒出头”,便会遭受排斥甚至打压。要解答“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学森问题”,需要反思国内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建立起新的人才文化。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反映出建国后我们的教育事业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存在问题。本文从"钱学森之问"入手,探究疑问背后之实质,讨论杰出人才的教育问题,最后尝试对"钱学森之问"涉及的教育问题提出相关的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外求学》2004,(6):59-59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和专业人士涌入美国,“杰出人才”成为他们在美申请绿卡、获取合法居留身份的普遍方式。“杰出人才”绿卡有着非常多的优势:范围广,周期短,费用低,不用找雇主,不用办理劳工证,无年龄和学历限制,全家(本人、配偶和21周岁以  相似文献   

4.
“两种文化”与新世纪人文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科学与人的分野与冲突这一“两种化”理论为化视野,讨论了教育学所面临的化挑战及人教育在新世纪的未来前景,本以为,尽管20世纪末期,“两种化”的冲突似乎变得更为激烈,但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人主义正在走向它的复兴,相应地,人教育也在努力寻找它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将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就为人类解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杰出人才培养途径的反思。导师制证明是杰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而培养杰出人才应当是一流大学的追求。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立武 《师道》2007,(7):34-34
点击时下教育,什么词最为流行?不是“择校”,不是“公平”,不是“两免一补”,不是……最流行的当属“文化”一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9.
认为杰出人才特别是大批杰出人才的成长和涌现,不是人为地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孕育的结果。杰出人才的成长,既需要广阔的自由空间,也需要充裕的自由时间。只有在广阔的自由空间和充裕的自由时间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人的内心自由。在我国,加速国家社会化的改革步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治,大幅度提高知识分子的工资收入和退休待遇,才是真正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周德义 《教师》2020,(13):3-4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问。中国哲学在对事物存在、运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事物变化发展的理论建树上,认为“无对”为大。“无对”也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观念。中国文化是“无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质疑理当宽容和赞赏 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中的两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钱学森与他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把导师气得拂袖而去;但第二天,他的导师进了钱学森的办公室鞠躬说:“你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邢泽  尚志芳 《考试周刊》2014,(54):18-18
日本自古以"和"字为国名、以"和"为贵。本文就"和"基调文化在日本对于"和"的认识和求"和"方式、日本社会和日本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要点、日本特有的"暧昧"文化等相关层面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12):18-20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场”的概念,有重力场、电场、磁场,这些“场”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位置能,即“势能”,把这种场也称之为“势场”。“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奥妙之处在于物质之间无须接触就可以通过“场”的作用、将力和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在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情况下物质实现了相互问的力和能量的传递,打破了“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这就是物理学中“势能效应”。同样学校也存在着一种“场势效应”,即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校园文化和环境、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形成的“学校文化环境场效应”,它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的一项重要信仰习俗。我国古代的树葬,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春秋战国开始的墓上植树制度和西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文献中的“桃都树”、“长青树”,以及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墓葬中的“摇钱树”等,都表征着古代的树崇拜。树崇拜信仰习俗的历史演化,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树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文化冲突是近现代史比较显著而又尖锐的文化现象,焦点集中在东方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上,进行文化比较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将世界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与消化,然而片面的持文化优劣论调,而臆造文化冲突,进而激发思想冲突、政治冲突是不符合世界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的,因此通过对持东西方文化优劣论观点的分析和批判,解析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及物质财富,对于全世界、全社会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进而表明对待不同领域的文化,应持有"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取舍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构成了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十分重要的国际背景,这意味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外部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已成为人们深思的重要问题,于此文章分析了“人类世”的含义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阐述了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曦  胡碟 《文教资料》2011,(14):80-81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群"的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群"的思想从先秦诸子时期起,就已牢牢地占据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层,并向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辐射、延伸。"群"字意指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包含朴素的伦理要求,是先民时代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与自然斗争的结果。自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一命题之后,历代学者对此加以讨论,绵延了数千年,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面对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国态度却褒贬不一。有些欢迎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巨大成就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积极的贡献;但更多的国家却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疑虑甚至恐惧,对中国崛起的目的感到困惑。因此,文章试从文化视角解析中国如何摆脱目前的"崛起困境",以实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傅昕月  金晶  张华 《文教资料》2013,(36):60-62
“非遗”保护的最佳方式在于推广,而“非遗”的推广不应仅理解为政府对“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介绍,关键在于提高群众的认知度,让群众了解、熟悉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微博的广泛使用,微时代的来临,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形式与行为模式.本文紧密结合徐州地方文化与非遗资源的互动关系,尝试论述了在微博环境中,徐州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