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三》《广韵》异置小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中有17个小韵与<广韵>音韵地位不同.这些小韵异置原因不一,大多透露出撰抄者在不经意间反映的时音特点.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蒋寅先生<王渔洋事迹征略>一经出版,即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但正如陆林先生所说,该书也存在白璧微瑕.文章在陆文基础之上,也提出疑问二则,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刘洪强 《天中学刊》2010,25(3):82-84
<歧路灯>的创作并非只参考了明代<型世言>中的一些情节,它至少还汲取了宋代沈俶<谐史>中的"四明戴献可"篇的养分,"四明戴献可"中的义仆"杨忠"与<歧路灯>中的义仆"王中"的名字十分相似就是最大的确证.因此,<歧路灯>曾经参考过<谐史>与<型世言>,但<型世言>在国内"佚失了近四百年",李绿园看到是应该是<型世言>改编本--<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与(别本)<二刻拍案惊奇>等.  相似文献   

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五简评论了<诗经>中<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等四篇作品.孔子评"<[君子]阳阳>少(小)人",认为诗中写小人般的轻狂之态,有助于准确认识该诗本义;评论<兔爰>诗旨为"<有兔(兔爰)>不逢时",是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论及<兔爰>的最早言论,认为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思想感情,汉代以后尤其现当代多数诗经研究专家对<兔爰>主旨的认识,都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孔子对<诗经>作品研究的贡献不可低估;论"<大田>之卒章,知言而有礼",抓住了<大田>末章的思想要害,透露出孔子说<诗>的礼学色彩.孔子评论<诗经>作品往往以礼学标准评判优劣,影响了其对文学作品评价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5.
<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其重在挖掘<春秋>的微言大义,它在儒学中,属于偏重于外王的政治学说.在对<春秋>的注解中,它宣扬儒家思想,强调以尊王为核心的大一统.严君臣上下之分,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并总结出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的"四讳理论".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中古近代汉语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而论,其进步主要体现在断代词典、专书语言词典的编写以及单篇论文的刊布上,断代词典有<宋元语言词典>(龙潜庵1985)、<明清小说辞典>(张季皋1992)、<近代汉语词典>(高文达1992;许少峰1997)、<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翟建波2002),专书语言词典则更为丰富,<水浒传>有两部:<水浒词典>(胡竹安1989)、<水浒语词词典>(李法白、刘镜芙1989),<红楼梦>有三部:<红楼梦辞典>(杨为珍、郭荣光1987)、<红楼梦词典>(周汝昌1987)、<红楼梦语言词典>(周定一、钟兆华、白维国1996),<金瓶梅>也有三部:<金瓶梅辞典>(王利器1988)、<金瓶梅大辞典>(黄霖1991)、<金瓶梅词典>(白维国1997),至于单篇论文,散见各学报杂志,数量众多,难以列举.  相似文献   

7.
<三字经>是封建时代儿童的启蒙用书.但在当前有些学校启用该书作为学生的选修教材.究竟<三字经>有何魅力?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它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二是它的现实意义.<三字经>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包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包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伦理训诫.它在很多方面对现代人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集文学之事,始见于萧子显<南齐书·武十七王·萧子良传>,但萧子显不言人数及具体人名.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说蕃>篇在萧子显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十一人的竟陵文士集团,并以"士林"号之.<梁书·武帝纪>有竟陵"八友"之说;<梁书·沈约传>言竟陵文士则仅列举六人.三种说法,人数不同,名号有异.如此差异恐与<梁书>编撰过程有关.<金楼子·说蕃>篇所列十一人的竟陵"士林",较之<梁书·武帝纪>的竟陵"八友"之说和<梁书·沈约传>的"六人"说,似更能反映竟陵文士集团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郭金凤 《文教资料》2008,(30):86-88
<海国四说>是晚清岭南名儒梁廷枏的代表作,包括<耶稣教难入中国说>一卷、<合省国说>三卷、<兰仑偶说>四卷、<粤道贡国说>六卷.该书包含了梁廷枏对西方社会民主政治、物质文明和人道主义等方面的认识,对开阔国人视野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见勇 《文教资料》2008,(31):32-33
宋代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是宋代<庄>学代表作之一,也是<庄>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在注释时,无论是解释词句,还是分析意旨,都力求语言浅显,又注意引用口语、俚歌、俗谚及诗歌,注入感情色彩,使得该书语言通俗易懂,晓畅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