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理想而又不断遭遇失败的一生。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寻找出路的结果,仍然是面对一种走向虚无、走向死亡的存在。《围城》中主人公的这种人生体验、生存困境以及心灵的困惑体现了整个人类的某些永恒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在父亲的影响和督责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其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获副博士学位。然后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清华大学破格聘他为教授。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中蕴含深刻哲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城外还是城内之人都会面临各自的围城困境。然而,人生重要的从来不是誓要达成某项目标的突围,而是要在困顿的围城中,找到生命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围城》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讽刺的广度、深度,更重要的,这部讽刺作品体现出作家对于讽刺艺术的不懈探索,塑造了独特的讽刺形象,形成了独特的讽刺风格,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的讽刺艺术一直是学者重要的研究对象,以往的研究往往偏重于讽刺艺术手法,本文将从讽刺对象和语言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围城》以方鸿渐的际遇为主线,通过方鸿渐的人生历程,既传达了现实世界的荒谬,也揭示了人类自身的缺憾,对人物基本生存状态的展现更是蕴涵着深沉的生命意蕴,它所要反映和揭示的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一种对人生与生命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围城》堪称是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其独到的讽刺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本文从人物的活动、细节和情节的发展、语言这三个方面论述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钱基博于1926年至解放前夕围绕学术问题多次讲“围城”,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提出了新观点和新看法。认为不宜把一般的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都看做是形成“围城”的因素,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被某种文化扭曲了精神状况的人及其婚姻家庭才如此。从而也表明了围城的观念并非舶来品,而是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了的观念,故古今中外的人们在某些文化心理上都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语言设计、内容结构、人物设定等方面简单赏析钱钟书文学作品《围城》。  相似文献   

10.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钱钟书学贯中西,将现实主义笔法与象征手法相结合,使得《围城》在题材、功能和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象征形态。  相似文献   

11.
论《围城》的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部富有喜剧性的讽刺小说 ,其喜剧艺术具体表现为运用“围城”名篇 ,形象而富有哲理 ,以及精心选择讽刺对象 ,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得力于幽默俏皮的语言 ,运用比喻、通感、活用典故等手法也增强了喜剧色彩。而《围城》的喜剧艺术主要渊源于古代喜剧性作品特别是《儒林外史》 ,鲁迅等人的讽刺艺术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艺术杰作,被旅美学者夏志清赞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代表了钱先生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历来为很多读者所钟爱。小说本是几个人物战乱时期琐碎生活的记录。钱先生用小说这种形式为载体,以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伟大学者对人生的某些体悟,小故事中见大道理。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艺术杰作,被旅美学者夏志清赞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代表了钱先生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历来为很多读者所钟爱。小说本是几个人物战乱时期琐碎生活的记录。钱先生用小说这种形式为载体,以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伟大学者对人生的某些体悟,小故事中见大道理。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从男性视角出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争细腻的笔触,在<围城>中艺术化地展现了纷繁复杂的两性关系,揭示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社会许多婚恋现象的本质,深刻反思了男女两性在婚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认识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围城》让我们看到了钱钟书先生对世态人情深刻的洞察力和锐利的穿透力。小说通过对几个女性的婚恋家庭观念的深刻描述,透视出了在男权文化环境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这一更深层的东西。本文围绕《围城》中几位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钱钟书先生对女性的角色困境、情感困境、孤独心境所做的透彻揭示。  相似文献   

16.
走近《围城》,初时是被钱钟书的幽默所吸引,那种充满着敏锐思维与丰富联想的独特小说语言,既是天生妙语,令人忍俊不禁,又是赫然警句,诱人深思,就像浩瀚深邃夜空中的繁星点点,闪烁在我的脑海中。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忽有一天,我从一个高而远的角度俯瞰《围城》,方觉得那个小框框里上演的是一出黑白版的生活剧,其中人物都像小丑,可怜、可悲、可憎中竟又透出几分可爱来,但其中故事却都像写实,真实到一种近乎残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围城》是一部思索人性和人生本质的哲理小说。《围城》所展示、嘲讽的主要对象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性的丑恶、无力以及人生的荒谬。人是欲望无穷,贪得无厌而能力有限的一种动物。人生就是这种欲望冲动的一个过程。钱钟书无情嘲讽了人的自身弱点,表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人性的批判和对人生的忧患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围城》和《天边外》普遍存在的围城现象,两部作品在围城结构模式及人与“城”的关系之间的差别,尝试对人生困境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9.
《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三十年代后期陆续在英法等国留学。回国后,任西南联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围城》是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的,这段时间,钱钟书陷落在上海。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渊博的知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李肖飞 《现代语文》2006,(12):123-123
潘向黎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作家,她是一个在写作时间上很随便、在写作内容上却很较真的人。她从不固定安排自己的写作时间,有时候她可以整月、整年时间什么都不写,她唯一在意的是写作时的那份心境,在意写作带给自己生命的那一份独特的冲击与丰富。发表于《作家杂志》2005年第1期上的《永远的谢秋娘》,前不久获得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学奖项之一的庄重学奖。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潘向黎追求别致生活的人生旨趣,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谢秋娘那扇逐渐关紧的情感之门,表现出她对人生苍凉的无奈和对难以捉摸的情感的厚重悲悯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