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巧用“革命”词湖北江陵县马山中学周纯智,李玲玲鲁迅在《阿Q正传》(节选)中一连用了好几个“革命”,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这同一个“革命”词却有不同的、特殊的、深刻的涵义。如在乌篷船给未在带来大不安,“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的时候,阿Q对革命党...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学生怕鲁迅,一般很少人碰及鲁迅作品,我们不禁要反思,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品读鲁迅的文章,联想到社会上几乎是隔一阵就爆发一次的“去鲁迅化”癔症,不禁有感而发. 一、“去鲁迅化”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个人认为,社会对鲁迅文章的过分关注,原因有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清 《师道》2006,(3):21-21
前不久在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的百草园内,举行了一场名为“亲近鲁迅——鲁迅研究专家与青少年对话”的活动。会上,语文课“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了诸多与会专家和中小学生的一致共鸣。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对此解释说,学生之所以怕读鲁迅的文章,是因为多年来鲁迅的形象太严肃了。(据2005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创作的杂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内容和主题的确比较严肃。但鲁迅作品除具有极高思想性外,在文风方面也是十分活泼的,可谓是相当经久耐读,越读越有味道。可何以进…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发表于1918年底的随感录(三十三)(收入《热风》)中说:“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其中最巧妙的是捣乱。”又说:“捣乱得更凶的,是一位神童做的《三千大于世界图说》。他拿了俪,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解放后的版本对“神童”有个往解:“指当时山东历城一个叫江希张的孩子。传说江希张不到十岁,就著了《四书白话解说》(息战》t大于图说》等书…  相似文献   

5.
何谓“鲁迅”?─—并非多余的话。当代中国无“鲁迅”!─—也不是杞人忧天、耸人听闻。(一)谁都知道,中国历史、世界文坛上曾有一个姓周名树人的现代文学家鲁迅。他是特定时代与环境的社会产物,属于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如今,已过去60多年,时代不同了,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变,产生“鲁迅”的土壤、气候与其他条件已不复存在,因而“鲁迅”也只好成为尘封的历史一页。说“鲁迅离我们远去”,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而且那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鲁迅的确定了,谁也不能挽留。这是社会的一种无奈,历史的一种遗憾。说“鲁迅永远活在我们心…  相似文献   

6.
死亡是《呐喊》中诸多主人公共同的命运,这是卑劣,奴性的归宿,更是完美人性,健全人格的涅磐。身处铁屋,行将闷死,而不自知,鲁迅既刻画他们的“身体缺陷”更刻画他们的“精神缺陷”,他所怕的不只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而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改掉“奴性”,“不争”等劣根性是艰难的,而揭露国民性的疾痼,正是呼吸健全国民性格的生成。穿越死亡通道,直抵诞生驿站,选定死亡角度来关注中国人的民运是由于其一:鲁迅的进化伦思想,其二:尼采思想的影响;鲁迅不只重批判,尤重建树,“死”之内核恰恰是“生”之向往,诸多“死亡”中诞生的是完整的人格,是死亡,更是对现代人格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在陈丹青眼里,鲁迅无疑是“好玩”的,但大先生的这种“好玩”,是一种寓庄于谐、大智若愚的好玩,是一种人格的张力和维度,是“好玩”中的至高境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好玩”中走过来的,尽管这种“好玩”不能与鲁迅先生的“好玩”相提并论,但它同样是我们成长的养分,  相似文献   

8.
谈到儿童的早期教育方式,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做法比中国人更矛盾了。家长们普遍对自己的孩子呵护备至,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以至当武汉育才小学五(四)班推出命名为“感悟亲情”的活动时,会让人立刻联想到“虐待”之类的字眼,认为这是对孩子的折磨,是“伪教育”。  相似文献   

9.
《死》,是鲁迅临终前一个多月写的杂文。这是一篇闪烁着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战斗”的思想光辉的遗嘱,是对阶级敌人永不休战的宣言书,是鲁迅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对于“死”,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看待。“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中国某些“有着地位,权势和金钱的人”,唯恐早死,拜神求佛,乞求益寿延年。有的人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新生代作家的“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鲁迅是快老石头”、鲁迅等“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等观点,提出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郁达夫认为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人格精神令人崇拜;鲁迅是我们“民族光辉的人物”.如果愚蠢地打倒鲁迅,我们就可能重回到做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认真的人,大家都会竖起拇指,连连称赞。是的,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之一。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老师请不要“认认真真”犯错误呢?认真,怎么会犯错误呢?  相似文献   

12.
何蜀 《老年教育》2010,(12):18-19
年龄稍长一些的人大概还记得,“文革”结束后不久,放映了一部电影叫做《戴手铐的旅客》,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戴红袖标的女红卫兵,在水果摊上挑来挑去地拣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喊道:“要斗私批修!”红袖标女则回敬道:“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中间物”思想表明他对于以进化论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在时间意识上表现为一种被法国学者伊夫·瓦岱称之为的“空洞现时”感。这种“空洞的现时”,在鲁迅那里经常转化为“沉默”的主题与意象。“无声的中国”成为鲁迅笔下的中国现代性表征。然而鲁迅的“空洞现时”感并未导向彻底的空虚和沉沦,而是在对于“空洞现时”的揭露、表现和批判中,与这个时代构成了一种被福柯称之为“英雄现时”的关系。鲁迅在悲观与虚无之中奋起反抗,使悲观与虚无成为现代人的意义的试金石,使“空洞的现时”变成了文化意义上的“英雄的现时”。鲁迅以其对“空洞现时”的克服与超越完成了自身的英雄化。  相似文献   

14.
李工 《中学教育》2005,(11):23-26
就像一位美国汉学家所说的:中国人,中国社会都在鲁迅的书里。毫无疑问,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精神则是这笔遗产中最丰富的矿藏。因此,当我们关注“目前的教育”,讨论“做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便不能不到鲁迅留给我们的“丰富矿藏”中寻找精神资源。[编按]  相似文献   

15.
杨宪益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  相似文献   

16.
应该建立一门中国“姓名学”孙玉溱(内蒙古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姓名是人的符号,还有什么学问吗?应该说,大有学问。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活动过的人数太多了,因此人的“姓名”自然会出现五彩缤纷而令人眼花镣乱的情况。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这样,人...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站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山,就像孔子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灵一样,鲁迅对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好之也好,憎之也罢,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事实。中国现代作家中还没有谁像鲁迅那样备受辱骂、备受尊崇与备受争议。时下中学校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鲁迅作品居然只有一个“怕”字,不仅学生,教师亦然。这一“怕”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是隔阂、距离、敬畏,还是漠视、厌倦、排斥?这“怕”字背后有不寻常的意味,是鲁迅长期被魔化或神化遗留的烙印,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人化”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鲁迅作品在经典化的过程中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一般人已感受不到面对大师时的砰然心跳,不能成熟理性而又亲切自然地去拥抱这位文学大师,这只能说明人们的文学鉴赏力、文化判断力有待提高。一个具备成熟理性鉴赏力和判断力的群体,他们对待大师与经典时应该不事张扬,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18.
或许我们确实是一个谦逊的民族,故而,对人历来“严格要求”,对少不更事的孩子尤其如此。鲁迅就说过“若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为的是怕孩子表扬所多了,头大,进而“表扬冲昏了头脑”以致张狂起来。 《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有段描述,从教育的角度看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那被郭沫若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如今,这样的故事还在复演。请看,许多在幼儿园活蹦活跳的孩子,进入小学不久,就变得郁郁寡欢、身体消瘦,由“盼上学”变成“怕上学”。究其原因,却原来是无穷乐趣的“百草园”变成了枯燥烦闷的“三味书屋”,孩子们怎能不怕?!幼儿园是游戏的天地,小学则以智力活动为主,本无可非议。问题就在于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