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多教师解读这一语文要素时,容易出现两个误区:其一,只关注“思维”过程,而忽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二,只聚焦“思维”状态,忽视“人物的思维”以故事情境和情节为蓝本。所以,语文要素之间蕴藏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课文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推动着“人物思维”的发生、发展;而依循人物内在的思维过程,就如同把握了故事发展的脉络,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之思,  相似文献   

2.
对《小桔灯》这篇课文的讲授,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写作。一、找出主要人物,以弄清文章情节结构,对于记叙文的情节结构的分析,应从人物入手.因此,在学生课前预习了《小桔灯》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人物,这是教学中的第一步。在学生很容易地回答出文中的人物是“我”和“小姑娘”之后,就由学生复述《小桔灯》的故事梗慨,  相似文献   

3.
《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泰国姑娘指挥一头小象拉车和洗车的事,赞扬了泰国姑娘阿玲乐于助人不要报酬的高尚品德和小象的精彩绝技。课文除了语言生动形象、结构严谨合理外,更突出的特点是全文同时贯穿了四条线索:情节发展线索、感情变化线索、人物举止神态线索、景色变化线索。抓住这些线索展开教学,可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抓住情节发展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找出情节发展线索。(1)课文主要讲了曼谷小象的什么事?(拉  相似文献   

4.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各有特点,他们或坚韧不拔,或忍辱负重,或笑对生活,或舍身护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一、开展活动,引导参与角色扮演引发共鸣。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  相似文献   

7.
教学《跳水》一课时,怎样让学生明白阅读、写作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发展变化”,并理解课文中人物动作描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我是这样设计的:从儿童的兴趣入手,运用“跳跃式教学法”,把儿童直接引入最有趣的课文情节中去,然后追溯其原因,推测其结果。 一、讲读第二段,指导读书方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按“起因、发展、变化、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议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 接着直奔重点,讲读第二段(第2、3节讲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让学生边读边思:①猴子对待孩子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表示?它是怎样“逗”孩子的呢?为了突出“逗”,作者仔细地描写了猴子的什么?(灵活、顽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导思考,主动求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在思考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看法。在教学二年上册《"红领巾"真好》一课时,引导学生先从课题入手,齐读课题后,提问:你有什么发现?或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课题带双引号及提出课题为什么带双引号,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各有特点,他们或坚韧不拔,或忍辱负重,或笑对生活,或舍身护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教师应以文本的语言为载体,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是施展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训练儿童的想象力,更多的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气氛和场面,进而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结局,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统编语文教材选编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对人物形象特点、情节起伏设计、环境描写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让学生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展开对小说的阅读与思考,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与小说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郑国宣蔡子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深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般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即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和场面,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  相似文献   

13.
品读与模仿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而改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同时,语言发展伴随着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时,可以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理解情节由"二变三"的表达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补充情节,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接触课文时往往从认知入手,借助文中的形象,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发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感悟,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学生初读课文的重要内容是读正确、流利,感知文意,但同时又初步体验了课文情感,获得了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5.
学生"做数学"比知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唯一桥梁,应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广阔性和灵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只有亲身参与数学活动,才能引发思考,在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是施展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训练儿童的想象力,更多的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气氛和场面,进而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结局,以及欣赏课文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是施展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训练儿童的想象力,更多的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气氛和场面,进而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结局,以及欣赏课文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时间、事件、人物、情节还是需要学生记忆的,但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我在教学主要让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不要"照本宣科"、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寻找正确的记忆方法等方面,培养学生巧妙记忆历史。  相似文献   

20.
谷士豪 《考试周刊》2014,(79):126-126
情境教学创设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预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有身临其境之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与文中的人物或情节在情感上形成共鸣,达到理解文本内容的教学目的。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故事、歌曲、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