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到美术教育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幼儿美术教育担负着培养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任务。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应以"自然发展"理论为指导,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美术教育成为陶冶情操的素质教育,让幼儿在学习中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4.
卢素凡 《学周刊C版》2014,(10):196-19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7.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芙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正从幼儿阶段开始人们就对美的事物有了初步的感受,并能借助美术的形式把美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会去追求美,会去学习美术,让它为我们表现美而服务。与其说是学习美术,不如说是发现自身的美,把自己的情感用画笔、用色彩、用线条表达出来,让心灵与自然更完美地契合,让感情与艺术融为一体。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用"心"与学生去交流。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就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教师应该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贯穿并渗透于音乐艺术教育全过程的审美体验,是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核心目标,它与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备受推崇、颇具影响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深度契合。借鉴并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幼儿音乐教学,对于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永霞 《教师》2014,(15):60-60
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明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郑晓峰 《福建教育》2013,(12):43-4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指南》一方面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寓艺术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前者突出了"教如何审美的教育",即艺术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后者突出了"通过  相似文献   

14.
阮桂香 《贵州教育》2009,(11):28-29
一、发展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启蒙、产生、发展幼儿对美的审视、探寻。 感受美:幼儿的美感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美术活动能直接用感观看到美并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发现美:人类生存的世界,美的事物很多,幼儿发现美一般依赖客观事物的鲜明特征。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抓住个性特点,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创造、表现美:幼儿有了对美的感受和发现,产生美的情感,教导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用各种方法、手段表现给大家,与人交流、沟通、共享。  相似文献   

15.
<正>《指南》艺术篇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美工区实现《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呢?在不断深入学习领会《指南》的过程中,我在幼儿园美工区学习性区域活动指导中作了如下尝试。一、创造丰富的艺术环境1.让幼儿和环境"说话"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这个时期的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王晓芬 《福建教育》2013,(11):53-54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在组织美术活动时,教师们时常抱怨:“我们不断地要求幼儿要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可是幼儿的作品还是干人一面,没有个’性。”让幼儿的作品充满个性和有创意真的很难吗?我想,不是幼儿没有创造性,而是教师需要转变美术教育方式。谈及转变美术教育方式,许多教师不知从何入手。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多元感受——自主欣赏——个性表达”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美和欣赏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令人欣喜的是,幼儿创作出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并富有创造力。现本人就以大班美术活动“花草地”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创意绘画在幼儿美术学习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创意绘画是指从构图、形式、主题等方面入手,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感受和发现美,并要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大胆、有创意地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20.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教师当然要尽其所能地寻找有效音乐教学的活动,下面就来谈一谈幼儿园开展有效音乐教学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