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民族中学,又名上思县第三中学,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上思县民族职业中学。1992年,经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委批准,学校改为现名,是全区保留壮士汉双语教育的23所民族中学之一。2000年11月,学校增挂"上思县壮文学校"牌子。2004年,学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办班学校。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春节前夕,南国细雨蒙蒙。这几天,防城港市上思县民族中学的几位校领导与该县教育局的主要领导一起,顾不上冬日的严寒,带着他们的教改设想奔走在南宁等城市,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廖辉 《广西教育》2013,(36):37-38
如今,不少学校在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我们上思县民族中学通过构建“解疑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疑”“析疑”“解疑”,让课堂教学彰显出了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民族中学,是一所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初中。学校多年来努力探索民族学校发展的新路,全校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然而,学校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校长廖辉说:"2012年,我们学校考上示范性高中的人数已经突破300人大关了,就人数而言,全县目前没有哪所学校比得上我们,但这并不是我最想要的。作为校长,我最期盼全校所  相似文献   

5.
改善条件关心教师提高质量梁冠林上思县公正乡地处十万大山脚下,是偏僻山区乡。解放前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乡小学教育质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85年-1988年连续四年全乡无一学生考上县中学实验班,成了全县小学...  相似文献   

6.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5):F0002-F0002
都匀市民族中学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所大型完全中学之一,是都匀市重点中学。创建于1957年,始名为都匀市城关镇民办初级中学,历经都匀市工农技术学校、都匀市新城中学、都匀市民办第三初级中学、都匀县三中、都匀县中学、都匀县民族中学等几个主要发展时期。都匀市民族中学是都匀地区办学较早的三大中学之一。学校创办50年来,几更校址(1960年学校定址于都匀市郊迎恩五里堡),几易校名,1983年正式更名为都匀市民族中学。2003年7月迁入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七星路56号(原都匀师范学校)。建校以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  相似文献   

7.
1979年,尹淑霞进入民族中学读书;1985年,尹淑霞在民族中学开始工作;2004年,尹淑霞被任命为民族中学校长。从“尹淑霞同学到尹淑霞校长”,尹淑霞与民族中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深深情愫……早就听说尹淑霞校长率直豪爽、敢作敢为;早就听说民族中学这两年发展势头迅猛。怀揣一种想与这位“女中豪杰”面对面交流的冲动,记者于一个冬日的午后走进了民族中学,采访了尹淑霞校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防城港市是国务院1993年5批准,在原防城县、上思县的基础上设立的沿海地级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和东兴市(县级)。防城港市南临北部湾,西与越南接壤,战略地位重要,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拥有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辽阔的海域,总人口73万。其中少数民族33万,占全市人口45%。建市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特别是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市的教育事业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一、‘’两基”实施工作进展情况。工提高认识抓“两基”。近年来,我市实施“两基”步伐明显加快。96年初,我们在上思…  相似文献   

9.
上思县系广西防蛾港市的市辖县,目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的密度明显偏小,城镇发展的任务相对艰巨。而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规模等。但上思县城镇发展的动力也较明显,具体表现在政策动力、区位动力、山地旅游资源动力及少数民族风情动力等。并在立足于上思县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上思县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忠心一片在玉壶──记“全国优秀教师”欧培侯上思县第二中学一位教海泛舟20载的年轻教师,在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说:“作为人民教师,对教育要有一颗忠心,对教改要有一颗热心,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尤其对后进生更要有一颗耐心。”他就是1993年荣获“全国优秀...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情报参考》2005,(11):F0004-F0004
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是云南省16所省定民族完中之一,创建于1981年7月,创建之初与富宁县第一中学合二为一办学。1998年8月独立建校办学。目前,校园占地面积379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779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青海教育》2009,(5):F0002-F0002
平安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83年8月。初名是平安县民族中学,始设初中部、高中部,1998年7月原地质一中合并到平安县民族中学,1999年8月改制为初级中学,并更为现名,是目前海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4600m^2,总建筑面积16000m^2,现有在校学生2660余名,教职员工142名,高级职称教师51名,中级职称教师72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  相似文献   

13.
抓住特点办出特色推动民族中学发展区教委民族教育处毛彩宏,黄永和民族中学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我区共有59所民族中学,大都是在80年代建立的。经过十多年来的艰苦创业,这些民族中学已初步形成规模,为我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是一所由中师改制而来的州直属示范性高级中学,其前身是1938年在大乡书院旧址上建立的湖南省永顺民族师范学校。2001年,州政府决定将永顺民师改办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学校坐落在永顺县城玉屏山下,占地面积4667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4个;学生3700余人,教职工250余人。  相似文献   

15.
邓慧 《天津教育》2014,(15):9-13
写在前面的话:天津市民族中学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也是一所坐落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而少数民族在校生所占比例并不大的民族学校、促进各民族团结与和谐,提高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民族中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得这所学校具有实施民族教育的天然优势民族教育不只是宣扬民族团结的教育,也涵盖了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理解教育、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有着丰实的内容和深广的内涵,民族中学正是在这一理念基点上构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青海省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的有关要求,我校在2011年9月完成了布局调整。因为人口不多,布局调整前我县只有普通中学和民族中学这两所中学,在坚持州办高中、县办初中的原则下,我校的初中部和民族中学的初中部合并,新建为一个新的学校——刚察县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17.
浅谈壮文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刘丽娜自1990年以来,我一直在天峨县民族中学任英语教师。天峨县民族中学是一所以招收小学壮文试点班的学生为主的民族学校,课程比普通中学多一门壮文。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壮文对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英...  相似文献   

18.
宁德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我国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福建省福安市,是全国民族中学中的首批七所之一的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宁德市名校。是福建省  相似文献   

19.
《吉林教育》2006,(6):F0002-F0002
谭平,44岁,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1993年任石柱中学政教处副主任。1995年任石柱中学副校长,1999年调任石柱民族中学校长,2005年1月任石柱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12):I0004-I0004,F0003
承德民族师专附属中学,始建于1964年,建校初期为承德市商业会计学校职业二中“文革”期间为“五七”中学,1971年至1994年改为承德市第九中学,1994年8月经承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现有在校生2906人,教职工236人,离退休教职工49人,特级教师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