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心理学理论中,“亲和力”是指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如果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践其行”,教育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教育者、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制度,都不能忽视教育“亲和力”的作用,要让学生愿意接近,乐于学习,习于行动。  相似文献   

2.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一是“童心”。童心无邪,童心新奇且具有活力。青少年学生,天真烂漫,童趣浓厚,与他们相处教师应具有一颗“童心”,主动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到教师可亲,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身边总是围着很多同学,谈笑声不断,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具有“童心”,能融入学生之中。二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黯然无光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只教给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 宽恕     
孔子的一位学生,有一次问他的另一位学生,老师学问之道的精粹在哪里?那位学生想了一想,说:“夫子(先生)之道,忠恕而已。”意思是说,先生的学问,可以用“忠”和“恕”二字来概括。这是完全正确的。孔子在个人对国家关系上,强调了一个忠字,要求人们对国家忠心耿耿,而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力主宽恕,在不涉及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尽量能谅解别人,以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协调相处,孔子的那一套,被称为“恕道”。其实,不只孔子,也不只孔子所代表的那一个儒家学派,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也是奉行宽恕之道的。中华  相似文献   

4.
活动背景 小学与初中在生活节奏、学习难度、思维方式及同学相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新升入初一的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为此,本节课针对入学半年左右的学生的适应问题,通过体验活动“我是一片小拼图”、艺术疗法等让学生体会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学习与他人的相处之道,建立集体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提出了尊道贵德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笔者认为这是老子和平思想的总纲。过去学术界都从纯理论角度,分析尊道贵德在宇宙论、人生论方面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道家对宇宙与人生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与人二者辩证统一的思想,但又落实于“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不仅阐明了道与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揭示了“德”是基于自然而落实到“和平”。下文继之作了解释:“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一 学生通过学习《去年的树》,了解“诚信”的可贵,进一步从不同的有关友谊的故事中,领悟朋友的相处之道,并能从生活中挖掘例子说明之。  相似文献   

7.
<正>统编版语文高中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的教学要求,笔者在《劝学》《师说》联读的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学习之道”,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训练。  相似文献   

8.
刘小兰 《高中生》2014,(3):58-58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与嫉妒心强的人相处时,最好不要特意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对付他们。因为嫉妒心强的人是多疑、爱猜忌的,所以,倒不如将嫉妒心强的人当作普通人来看待。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与其费尽心思去琢磨如何防备嫉妒者,不如来个“无为而治”,落得个“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绪论何谓伦理?《说文解字》说:“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曰:道也。”“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毛传》说:“伦,道。”(《诗·小雅·正月》)“理,分地理也。”(《诗·小雅·信南山》)《汉语大词典》说:“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中文大辞典》说:“伦类理分也。人伦道德之原理。”由此看来,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中的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沈红霞 《江苏教育》2007,(10):51-52
一、教材简析 本活动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和我的同学”单元中的主题内容。主要是班级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学习。教材安排了“美好回忆”、“设身处地”、“送他一缕阳光”和“黄金法则”4个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位置与方向”教学单元.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笔者设计了如下两道练习题。  相似文献   

12.
孤军社是民国前期一支重要的知识分子政治团体,他们以《孤军》杂志为政论阵地,针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和政治乱象阐述“革命”之道。他们的政治诉求先以主张“护法”,维护法统为主,后期在组织上与醒狮派逐渐合流,大力宣扬国家主义暴力革命理论,提倡“国民自觉”、“独立人格救国论”、“全民政治与全民革命”,实质上是把理论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向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3.
新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与广大教职工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伙伴合作关系。和教职员工平等相处,以诚相待,才能同舟共济,得到大家的拥戴、支持。孟子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校长向广大教职工敞开心扉,把心交给教师,同他们  相似文献   

1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有时,所传之道,所授之业却很抽象,很陌生,需通过举例来解释,来说明。《机械零件》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为了讲清零件的结构、用途、安装,往往需要举适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笔者在《机械零件》的教学中,多次以自行车为例来讲解有关的问题,效果不错,究其原因,可能与如下的三点有关。 一、自行车是大家都熟悉的,街头巷尾。都市乡村,随处可见,无论男生,女生,很多人都会骑,都骑过,而且还有少数学生进行过简单的修理,其他同学虽然自己未曾动过手,也看见过别人拆开、修理、安装。 二、“…  相似文献   

15.
有些人认为“一生拥有一个知己便已足够”,但也有朋友希望“交友满天下”,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是需要朋友的,以下的测验,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是否善于交朋友,以及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16.
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不能等到孩子上《非诚勿扰》的时候指望专家三言两语告知他们与异性的相处之道。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十三四岁正处于第一个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当我大方地来跟他们聊这个话题时,孩子们会露出羞赧的笑容,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除法”一单元时,通过补充读本上两道图式应用题初步向学生灌输“去尾法”、“进一法”的思想,这是这一单元的难点。习题大意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朋友之间相识日久,一旦见面却叫不出或是叫错了对方的名字.不仅大煞风景,更为交友之大忌。真正的朋友,本当“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可连作为“标志性代号”的名字都给忘了,这“朋友”在其心目中的位置也就可想而知了。师生相处,虽说有别于一般的交友之道。但一连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下来,为人师尚不能记住几个学生的姓名.课内课外,一概以“他”、“你”称之,或是张“名”李戴,人与名对不上号,这样的老师,说他“心中有学生”恐怕就有些勉强了。自然,他们欲博得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拥戴。让学生喜欢你进而爱上你的课,恕我直言,恐怕很难。  相似文献   

19.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7人齐集在宜都市一中语文组,不能简单地用"缘份"二字来解释;17人戮力同心、和谐相处,使本组是现今日之局面,更非"缘份"二字能道尽其中玄奥。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推可以得出."道同则相为谋",我们语文组17人可谓同道中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我们组守何道?守人本主义之道。人本主义是西方的名词,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本组成员和之为圭臬,观之为鹄的,在生活的一切领域构奉行此道。与人相处,即尊重他人之人格,又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身处社会,既力争一己之权利,又自觉…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理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远未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仍然只重“传道、授业、解惑”,传“圣化”之道,授知识之业,解考试之惑。学生的任务只在于接受所传之道和所授之业。教师和学生之间成为“授”与“受”的单通道关系;教科书成了课堂的“圣经”,知识成了教与学的目的。“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语文教学沦为“心中无人”的教学。这样,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当然也就谈不上创造潜力的激发和促进“人”的发展了。于漪老师说:“教语文,千万不能见文不见人,千万不能‘文’是实的,‘人’是空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人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走向“心中有人”是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