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要搜集信息、理解文意,以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新课标强化了学生阅读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在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情况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指导尤为重要。为此.我在现代文教学中,摸索出读、筛、启、品、思五步学习法,下面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时 ,如何体现这一要求呢?一、初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1 听读 ,感知情感。学习课文前 ,安排学生看课文 ,借助多媒体的声像效果 ,演示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 ,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使学生整体感知文字所负载的情感 ,训练学生的听力。2 自读 ,感知内容。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 ,感知文章的内容。在学生自由读前 ,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 ,仔细读课文 ,不丢字 ,不加字 ,难读的字、词、句画…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只有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我爱家乡的翠竹》的阅读训练程序可这样设计:第一步,初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前先看题目,就可以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作者家乡的翠竹。再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读不准音的字,应查阅工具书。尔后,让学生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从而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细读课文。细读课文时,要一句~句地读,要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对个别较难理解的字词要放到句子里理解,也就是通过“语境”,对含有这个词…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想]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父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这种鉴赏在《荷塘月色》中已经学过,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注解自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重在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关键在于一个“读”字,关键在于“读什么”、“怎么读”。如何使学生在整堂课都处于一种边主动阅读边积极思维的有效学习状态呢?据此,“三步阅读法”把一堂课划分为三个阅读阶段,并分别确立阅读目标:一、通读整篇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训练;二、通读理解课文,进行词句段训练;三、通读消化课文,进行读写听说分项训练。一、阅读的起点: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读前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如何才能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呢?我们经常采用如下一些办法。第一,教具入境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直观资料,如投影、实物、作者作品集等,…  相似文献   

7.
朱熹说,读书,须是知贯通处。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如何,就要看能否迅速捕捉贯通处,也就是说是否很快地辨别和筛选提示全文内容的重要信息。整体感知课文常见的重要信息有以下两种:  一、课文的标题是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信息之一。 许多课文的标题点明了话题范围,如《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时间地点非常明确,读了标题就可知其大意。有的标题直接点明作者的观点,如《热爱生命》。也有比较费解的,如《提醒幸福》的“提醒”是珍惜的意思,“幸福”指的是“心灵的感受”,需要联系全文的内容才能明白作者的特定含意。有的标题…  相似文献   

8.
建议一:在整体阅读中进行综合感知。综合感知,是整体阅读行为的开始。它是对全篇课文的认读,也是对阻碍阅读的语言文字的疏通。教学环节和教学用语可以这样设计:一是课文导人;二是读通课文,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三是问学生最想读懂什么或让自己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要以"读"为手段,找准文本的特点,带课题疑惑感知、看课文插图感知、循文章主角感知、抓文本主旨感知。  相似文献   

10.
霍锦华 《广东教育》2006,(10):72-72
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学流派及设计意图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阅读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比较熟练地出默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结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能概括中心思想。"可见,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基本训练之一。我们可以设计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按照初读知内容→细读控中心→精读深体味,最后再让学生认真背诵文章的基本环节进行教学活动,过读边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领悟内容,体领情感,培养语感,增强阅读能力。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客。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审题与初读课文这两项活动。有些文章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阅读训练分为"自由读、默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由浅入深、由点及面,以达到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理解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学业质量的目的。一、在自由读中借助课文插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上《小母鸡种稻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看拼音,并提醒学生可以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因为文中的四幅插图恰好和课文的四个自然段的内容相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这句治学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传知”,更重要的是要“授法”,这是达到上述理想目标的桥梁;而讲读教学是“学法”训练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起来,给学生以“学法”的启示。一、重视整体阅读中阶段和过程性训练心理学表明,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是有其规律的,即先概览轮廓再究细节,循着“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和学习心理过程进行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感知性初读、理解性细读和精读、鉴赏运用性回读等三个阅读阶段。三个阶段体现在“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明确阅读首先  相似文献   

14.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  相似文献   

15.
课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化知识为技能。课文教学是以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课文内容为起点,通过巩固性的练习使学生记忆、掌握,再经过活用性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主体,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使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以读为本,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染,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书声琅琅。学生长期浸染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悟情又悟法,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选好问题的切入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要向学生提一些问题,要选择好的切入点,才能使学生受到切切实实的训练。如《小动物过冬》一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与阅读、表达与接受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写作表达的出发点也正是阅读接受的归宿,这两者合理地统一于一个结合点——语言表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样,才算是基本完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任务。具体说,整体感知课文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读通课文,知其大略  读通课文,知其大略,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整体感知”便成了空中楼阁。要读通课文,须要通读课文;要通读课文,须要扫清阅读障碍——影响理解文章内…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包括 :自能识字解词 ,自能预习 ,自能赏析 ,自能复习等等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发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阅读欣赏中的自读、自感、自批、自悟能力等等。教给“自能阅读模式”让学生借助模式 ,运用阅读标记 (圈、点、画、注、批 )对课文进行从整体到部分的全面感知。在学生了解内容充分批注的前提下进行“阅读四大块”的操作与反馈。“阅读四大块”操作过程如下 :阅读第一大块 :整体感知课文。运用《生字新词表》让学生读通课文。读通是第一关 ,要解决字、词、标…  相似文献   

19.
课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化知识为技能。课文教学是以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课文内容为起点,通过巩固性的练习使学生记忆、掌握,再经过活用性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主体,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使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呢?我在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读中探究 ,读中感悟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 ,把握探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读准读通、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抓住课题或文章最后一句中的关键词“全神贯注”作为研究主题。二、精读课文 ,领悟研究策略。1 教师引入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动作的句子画出来 ,再用心体会。”(学生读、画、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