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术运动对儿童少年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3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和简单套路练习前后的身体机能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从事武术练习能明显提高儿童少年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感官、神经系统的能力,因此应该在儿童少年中大力倡导、开展武术运动。  相似文献   

2.
体操练习对学前儿童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实验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体操练习对学前儿童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月至2年时间的体操练习,对学前儿童平衡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主要为视觉系统对静态平衡姿势的控制能力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静  郭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86-188
从学前儿童体育如何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入手,对学前儿童体育在儿童建立自信、智力发展、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及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学前儿童经常出现的心理障碍、纠正的问题阐述了其基本对策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体能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学前儿童心理较为单纯,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通过体适能运动加以培养。处于儿童期的学生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通过科学的教育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儿童积极地成长,提高儿童的心智水平。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不可忽视。那么,儿童体适能运动能带来哪些好处?本文将就体适能运动对学前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试述幼儿武术教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幼儿时期是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毫无疑问,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合理的早期教育和训练,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武术基本套路训练是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有利方法和手段,因为它不仅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质,还能培养其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这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武术基本功是武术训练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和关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对武术基本功相关的各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地进行基本功练习不仅能增强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从而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而且还能让习武者快速掌握更高难度的动作和技术。因此,武术基本功是武术训练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和关键,基本功好坏与运动成绩呈高度正相关。但当前教练员及运动员对基本功培养不够,严重影响武术教学和比赛,必须把基本功的练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坚持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霍营小学武术社团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1min跳绳的成绩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经过1年的武术套路训练,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协调素质均有所提高,体现出武术套路训练对促进儿童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儿童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传承中国文化,使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业余武术训练进行研究,武术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其武术兴趣,加强身体素质进行练习,注重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处理好组合技术练习和成套练习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9.
杨勇华 《灌篮》2021,(3):55-55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无论是技术特征还是练习风格、练习形式,都带有民族文化的元素。面向小学生开展校内武术兴趣训练,对于传承武术文化,增强小学生体魄具有积极意义。武术训练也能有效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其意志,更以校内武术兴趣训练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主要就校内武术兴趣训练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以期让武术训练指导小学生规范日常行为,让武术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国务院2013年40号文件中提及的"覆盖全生命周期"为逻辑起点,在对学前儿童体育发展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体育参与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并从政策层面分析文件的出台对于学前儿童体育发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术内容丰富多彩,拳种众多,风格各异,适合不同的人群演练。今天,武术的多种功能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不仅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娱乐休闲、以拳会友等功能。儿童经常进行武术学习与训练,能够培养其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在我国特别重视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幼儿武术教育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开展幼儿武术活动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美感、社会性等因素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对外交往的旗帜、通向世界的通行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武侠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交互性传播使人们获得不同时空文化共享的机会,导致了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映射着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武侠电影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能够增强“博弈”实力,抵制“后殖民主义”现象;能够转变“定型化形象”,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能够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传播文化价值;能够培养“文化自觉”,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抒发爱国情怀,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与认同感。但部分式侠电影以“舞”代“武”,容易引起文化误读;有“武”无“侠”,使武术文化精髓消失殆尽;渲染血腥暴力,对中国国家形象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传统武术包含的民族性、文化性等教育特点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发挥武术的实践价值和体认价值,通过深入挖掘武术教学文化内涵、分析其文化价值,坚定走武术文化性教学的道路。内涵:自立通达的武术技术文化;自强和谐的武术技击文化;自豪辩证的哲学思想文化;自信道德的塑造文化。价值:深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尚武精神重铸;推进师道文化重塑;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观察法、实践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磨练坚强品质意志、健全全面身体素质方面等对武术之太极拳的锻炼价值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太极拳在高校的普及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民间武术开发的重要性及其目前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开发对策有培植民间武术传人,开发民间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活动,开展民间武术在学校中的教育,积极利用媒体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发扬武术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好方式;全面的武术教育要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的塑造;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阐述了武术运动与身体协调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怎样利用武术运动来改善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对高校武术发展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对高校培养优秀武术后备人才、带动高校间武术文化交流、推动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繁荣高校武术产业乃至振兴国家武术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针对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目前存在的种种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武术发展普及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武术教学需要教师发扬积极探索与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化的高科技和多媒体技术在武术中的运用对武术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俱乐部制武术教学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大胆改革和尝试。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多元化是进一步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武术价值观对武术教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有着博大的文化内涵。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面对社会文化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如何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武术,极大发挥其价值,是摆在我们每个武术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多种影响因素中价值观作为决定人类行为的心理基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探讨何种武术价值观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武术的学习、研究,进而促进大学武术课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