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代表社会各阶层、各集团利益的知识分子,在这个时期都自由地抒发他们的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自由意识、学术最繁荣的“百家争鸣”时期。下面,让我们浏览一下先秦诸子的大概情况。 先看管子和管仲学派。管子即管仲,是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任齐国国相四十年,帮助齐桓公进行改革,对齐国称霸诸侯起了重要作用。现存《管子》一书,被认为是管仲学派的集体论著。管子主张以法治国,严于刑罚,  相似文献   

2.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由官方举办而由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齐国统治者采取学术自由和待遇优厚的办学方针,保证它的长期兴盛。稷下学宫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齐国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术独立、精神自由的典型缩影和典型代表,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但齐国稷下学宫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深刻的。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能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学术自由有其限度,它是在思想集中统摄下的自由。同时,教育也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齐国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术独立、精神自由的典型缩影和典型代表,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但齐国稷下学宫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深刻的。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能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学术自由有其限度,它是在思想集中统摄下的自由。同时,教育也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学术自由、环境宽松是稷下学宫最基本的特点,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稷下学宫的这一办学思想对当今高校建设与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据钱穆先生考证,孟子两次游齐,前后共达二三十年之久,在齐国的游历占据了孟子周游时间的半数以上。那么当时的齐国究竟有什么突出之处,吸引孟子长期滞留呢?历来人们均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于齐国的强盛,然而深入分析却会发现,孟子在齐国的长期滞留,是相似的文化心理、齐国的强盛和敬贤礼士的文化政策,以及稷下学宫的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清孟子长期游齐的这一个案,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孟子的研究,同时有助于分析齐国在战国中后期成为诸国"文化重心"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据钱穆先生考证,孟子两次游齐,前后共达二三十年之久,在齐国的游历占据了孟子周游时间的半数以上。那么当时的齐国究竟有什么突出之处,吸引孟子长期滞留呢?历来人们均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于齐国的强盛,然而深入分析却会发现,孟子在齐国的长期滞留,是相似的文化心理、齐国的强盛和敬贤礼士的文化政策,以及稷下学宫的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清孟子长期游齐的这一个案,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孟子的研究,同时有助于分析齐国在战国中后期成为诸国"文化重心"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齐国大地军事家辈出,兵法著作内容宏富,孙武生长于泱泱大国的古老齐国,齐国是中国的兵学发源地,先秦的主要兵书出自齐地,孙武的兵学思想上承源远流长的齐国兵学传统流脉,深深承受于地域文明滋养,深深打上了齐文化的印痕。在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从姜尚到孙武再到其后的孙膑,形成了源远流长而又一脉相承的齐国兵学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中原的诸侯国,齐国称霸有它自身的经济、社会、军事上的基础,但有一个人的作用是绝不能忽视的,他就是管仲。管仲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思想在齐国称霸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刚 《现代语文》2007,(8):3-13
采自齐国诗歌的《齐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齐国的独特地域文化:反映了齐文化所具有的滨海文化特色,反映了齐国作为东夷故地所具有的独特习俗文化,反映了当时齐地尚奢的风俗,对于我们研究古齐国的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稷下学宫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举办的最著名的一所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人才辈出,各学派充分发展,百家之学差不多都可以在稷下学宫找到思想的源头.稷下学宫的成功离不开人才,它的管理人才的方法对当代高校教师人才管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当时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稷下学宫建立后,引领了诸子的百家争鸣,齐国激荡而出了齐文化这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那个时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舆论最为宽松的时期之一。《晏子春秋》作为齐文化的代表作品,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稷下学宫时期的作品。从舆论角度学对该作进行分析,会发现当时社会是如何对舆论进行构建的,该作体现的舆论思想对现在的舆论引导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是学术思想界特有的现象,这种风气在稷下学宫表现的犹为明显。而这种学术风气的形成,与稷下学派学者身上所具有的学术精神密不可分。稷下学术精神可以概括为兼容并包,独立自主,自由开放。稷下学术精神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风气、统治者对待士人的态度、稷下学派领袖自身的素质、稷下学宫中学派力量的对比以及学术传统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官”作为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代大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清代,归化城和绥远城共建有三所书院。即启秀书院(长白书院)、古丰书院、启运书院。形成了满、汉、蒙三学并立、分庭课徒的格局。三书院在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显示了不同于内地书院的诸多特点。这些书院不仅在人才培养和繁荣当地的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书院史上也应有其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6.
早期形态的大学在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等方面与近现代大学大相径庭,但在精神上却声息相通,连为一贯。历史地解读古希腊柏拉图学园、稷下学宫、书院等早期形态的大学,自由、独立、批判的精神风貌熠熠闪光,奠定了大学精神的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也曾经盛极一时走在世界的前端,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探寻稷下学宫之源,品味稷下学宫学术自由、自由讲听、经世致用之精神,比较历史与现实,能引起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刘峻《广绝交论》明指到洽兄弟,实指梁武帝萧衍。萧衍齐末在雍州起兵,与荆州萧颖胄集团结成联盟,取得灭齐之战的胜利。然而荆雍两大集团间始终存在矛盾。天监三年,曹景宗等坐视原属荆州集团的司州刺史蔡道恭被围而不救,致使蔡于城中病死、司州陷落,便是这一矛盾的表现。刘峻因为得罪萧衍而仕途受阻,对萧衍衔怨很深,于是作此文暗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