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尤以诗词文化最为出众。正所谓"诗贵言志,言以载道。"诗歌艺术承载了哲学思辨性、美学艺术性、伦理价值观等要素,因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品鉴能力,通过诗歌艺术的浸染,能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古诗词背诵,更是古诗词学习和感悟的重要后续工作,需要教师加以关注。为此,本文从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初中古诗词背诵的难点,并就初中古诗词背诵的突破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小学生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关于课文内的古诗词,教师进行了教学讲解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背诵,而课文之外的古诗词背诵则没有理解的基础,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地进行古诗词背诵,以完成任务。这样的背诵现状是不可取的,面对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文学财富,学生只是把它当作一堆文字符号去记忆。这里笔者就小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古诗词背诵这一主旨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向来注重背诵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背诵古诗词有了篇数的要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做。"一名学生,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认认真真地背诵几十或几百篇诗文。这些诗文虽少,但已是自己的;而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就会还给别人。"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而且还能熟悉古诗词的用字、句法、章法等形式。通过背诵,我们可以了解"诗的建筑美"。可以感悟字的凝练,句的整齐、节的匀称。通过背诵,我们可以了解律诗的区别。通过背诵,我们可以知道律诗的押韵、平仄与对仗。通过背诵,还可以为写作增加素材。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内涵,笔者多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传统的古诗教学注重字句讲解、背诵和翻译这三部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难以理解。如何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古诗词,《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到处都有诗的印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典诗词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也丰富着我们,诗词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试着让学生进入学古诗词的佳境,可是常常感觉学生只重视背诵,而忽略感悟。也不知道何时起,我发现我教的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讲解古诗词,我想就古诗词教学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品位和能力呢?在笔者从事语文教学的二十几年里,一直感到学生把对古诗词的鉴赏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相似文献   

8.
李玉凤 《学周刊C版》2019,(16):113-113
古诗词是中国经典古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文本,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从会背诵、默写到简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令学生能够从情景、意境、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赏析古诗词,并通过学习,对古诗词的审美趣味产生真切的感悟,从而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背诵,古诗词知识十分贫乏;教师也囿于课内阅读篇目.课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作详细的讲解。教与学都不能满足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渴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班开展了课前“背古诗讲古诗”的活动.利用每节课课前短短的三分钟.由一位学生背诵讲解一首古诗词,其他同学摘抄下来背诵。有课内的,有课外的,每学期都坚持,每个同学必须讲解一首。活动开展三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那么,现实又是怎样?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相对庞杂,而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再加上中考等各类考试都以背诵默写作为考查的重点,所以很多教  相似文献   

11.
颜婧 《今日教育》2014,(11):20-21
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在语文教学中原本应该有着非常重耍的地位,但当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却处于一个颇为尴尬的状态。笔者曾经对任教的班级四(1)班的52个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非常喜欢古诗词的仅6人,不喜欢的有9人。全班几乎没有经常自觉吟唱、背诵古诗词的同学,偶尔自觉背诵古诗词的同学也才有3人,绝大多数同学背诵古诗词都是老师或家长要求的。只能背诵20首左右古诗词(几乎都来自语文课本)的同学全班有37人,能背诵50首左右的有11人,能挑战背诵100首的仅4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典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一些学生对经典古诗词却毫无兴趣。他们或因为学起来有困难,或因为偏见——认为古代的东西就是过时的东西,而放弃了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背诵经典古诗文240篇(段),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停留在释义、背诵的粗浅层面,极大程度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强调了古诗词教学应重点熏陶感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结合这一要求,笔者谈一谈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4.
<正>何谓细读?通俗地说,就是认真仔细地读,逐字逐句地读。毕竟高中古诗词教学与之前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之前教学注重背诵积累,而高中古诗词教学更多在于感悟,在于与作者进行多元对话,以期达到情感共鸣。借助细读,引导学生跨越时空,逐字逐句理解,加深情感对话,继而在深入理解古诗词意境的基础上,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给我们广大师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需要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而且还应有意识地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要求我们当代中学生要具备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古诗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多是停留在"背诵默写"层次,教学采用的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方式,古诗词的教学显得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多诵读,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并应用,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此,在古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7.
<正>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长期以来,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占据较为重要的份量,这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古诗词的重视,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反思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已走进了不少误区。1.对古诗词的背诵重视不足不少语文老师都只是学生对古诗词简单地理解和掌握,而对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却鲜有指导。教材的编写者们经过精心甄别、千选万挑才选出部分经典古诗词  相似文献   

18.
解决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生硬翻译、知性分析、强迫背诵等问题,实现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可从主动知人论世、品味佳句妙言、通过想象感悟三个方面着手,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词不是一种负担,并将其当作一件美好的事去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泽瑜 《教育》2014,(2):54-55
古诗词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诗章虽短,但意境却大.儿童不仅要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还应有意识地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儿童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陈昌荣 《现代语文》2006,(11):49-50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她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她犹如玉液琼浆,滋养了—褂浮—代华夏子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学教学古诗词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正因为如此,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作了明确的规定,即“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对优秀诗文作背诵要求,即“七到九年级背诵80篇(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苏教版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篇目,除诗词单元外,还在每一单元后附有“诵读欣赏”。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