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2.
朱熹曾云:"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指孔子对学生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依据不同个体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长,确定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始创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孔子教育经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关键是要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因材施教"始于孔子,发展于王守仁、陶行知.进入现代,"教"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材"不仅被理解为学生,而且被理解为教材.文章从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出发探讨如何将"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教育实践中,调和三因素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的发展.学生方面从认知水平、生理、智能、气质、个性的角度谈如何"因材施教".教材方面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谈,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辨别性知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孔子论仁看今天的因材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燕 《师道》2007,(9):39-40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因材施教"四字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军 《文教资料》2008,(15):124-126
孔子一生"施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著名论断,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殊.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习借鉴其教育思想,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倡导乐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其本质是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与"互动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源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宋代大儒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语由此而来。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自诞生以来,一直指导着我国的教育教学。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时认识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用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分析出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学内容僵化死板、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启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从其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因材施教”一词来源于孔子,宋代程颐和朱熹都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它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建立在承认人的智力,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基础上。这种差异是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综合反映,而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说,学生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他们的知识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刘永恒 《教书育人》2004,(4M):32-32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立的。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这-思想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能力、性格、特长、原有基础等,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因材施教"理论,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一、认真备好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面对在兴趣、个性和才智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树立个性化教育意识、把握个性化教育的关键点、量身定制学生个性化成长方案等方式来实施学生管理工作,以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管理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开始根据弟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一生中培养了3000多名弟子,造就了72贤人,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长期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南宋朱熹总结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大量教育实践,归纳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可见,因材施教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方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情况,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不只在学科教学中应该遵循,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教育中必须得到运用。本文试图从孔子关于"勇"、关于"仁"、关于"孝"三个教育事例中阐明以下道理,那就是因材施教对于塑造学生的社会自我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因材施教还是为师者的自我教育,是教学相长最生动的体现。这是孔子的教育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圣人留给我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财富。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并积极实践因材施教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一宗旨之下展开的,因此,他无论对学生的考察还是对学生的培养都是从这两个大的方面着手的。尽管当今我们实行因材施教的环境与孔子所处时代有着天壤之别,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及其实践仍能给予我们独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自身发展必须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校的责任是创造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发展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当"伯乐"挑选"千里马"而淘汰"劣马"。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我们平时教学中要考虑到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立的。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这一思想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能力、性格、特长、原有基础等,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教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这一教学原则在当时是极具应用价值的。然而,在现阶段,因材施教的实施却陷入了困境。因材施教”的先天缺陷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强调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把学生摆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