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融合对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是其技术背景、消费者背景和产业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正深刻影响着我国转型中的出版产业。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媒介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层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原有出版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以及新的价值链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3.
大电视产业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电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价值链等发生许多变化。本文从新型电视产业价值链入手,梳理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阐述媒介融合给电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及价值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优质内容是媒介融合时代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媒介融合时代,优质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内容的生产、内容的再开发、内容的销售三方面探讨了出版产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公众欢迎,其平民化、去中心化、即时传播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在此背景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其产业发展更是受到了新媒体严重的冲击,不仅打破了固有的产业范围,还使得电视产业组织、结构乃至价值链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基于此,如何在新旧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对电视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是当前我国电视产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受众选择、技术驱动、市场竞争以及舆论监管是促进报网融合的主要动因。报网融合背景下,媒介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流程将朝适应媒介技术进步与受众消费升级的方向演进,市场主体从单纯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到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并重,在此基础上,传媒产业价值链重新配置。内容生产、媒介传播和企业网络是媒介融合的范围经济效应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重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阐述了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并系统分析了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重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记者型主持人是集新闻采集、选题策划、节目编播制作于一身的节目形象代言人,是新闻内容一体化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多样化的节目传播渠道和平台的出现,推动了记者型主持人从节目生产向节目运营的角色转换,其能力建构也将成为影响节目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不断出现,媒介融合的出版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出版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均衡现状并存,保持出版业的生态平衡及建立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在分析我国当前出版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对保护出版生态平衡和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传媒时代与公共性时代相互应和,信息通信技术催生的媒介变革实现了公共性的"溢出".媒介规制在经历争论之后走向传统路径依赖,媒介公共性正面临着信息消费主义、权力与资本宰制的双重危机.重构媒介的公共性,应当坚持开放、公益理念,遵循法治精神,保护其评判性,实现媒介公共性与管理规范性的有序平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我国电子书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数字出版产业联盟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联盟建立的任务、运作机制以及建立的意义作了介绍,以说明如何通过构建联盟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以此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得媒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整合,表现为媒介产业的重组与并购;另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表现为媒介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不断外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媒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媒介组织及媒介集团的产业链、价值链重新进行了调整与建构,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整合,表现为产业的重组与并购;另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 相似文献
17.
18.
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使用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分析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内涵,以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现状为基础,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数字媒体时代对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重新构建的适应于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9.
出版教育的专业性越来越模糊,现行出版教育遭遇了严重的危机,如媒介融合对传统出版教育的冲击,行业需求对复合型人才的倒逼以及硕博士招生规模的萎缩.针对产生危机的原因,本文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出版教育专业化的应对之策:创新出版专业教育模式,强化出版教育衔接,科学促进出版教育融合,重视出版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