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二十七、用墨法用墨之法,要想到泼、惜两字。不干不湿、浓淡适中,当然也是用墨之一法。然而,通幅如此那就平了。  相似文献   

2.
十七、气势通幅看气势。四平八稳,则不见气势。破平之法,是在险绝。险绝一定要有倾向性,即倒向一面。如下方坡脚重在右面,则上面峰头倒向左面。反之亦如是。但总要有个重心——要把重心放到边缘的线上,过了这根线,失其重心就要跌下去。这样,越是险越是有气势,这是一种取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我把外婆房里的红木柜从门口搬出来时,由于重心不稳,木柜一下子磕在了门框上,木柜下面的一个抽屉便跌落了出来。我一惊匆忙侧过身低头看去,却看到满地滚落的旧铅笔和泛黄的画纸。  相似文献   

4.
墓碑的两面     
麦哲伦是位伟大的航海家,死于菲律宾,他是在与当地土著的交战中身亡的。 迄今,在麦哲伦去世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依然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难想象,当孩子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在黄昏情绪脆弱的时候,在有成绩和挨欺负的时候,在他需要妈妈的任何时候,却没有妈妈在身旁,那是一种怎样的痛!我们更不难想象,一个已经懂事的孩子,明明白白地知晓深爱着自己的妈妈与自己天人永隅,长眠于冷寂的泥土之下,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痛!“妈妈我想你”,墓碑后面的这每一个宇,都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墓碑的两面     
麦哲伦是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人。尽管最终自己并未能亲自完成这一壮举。  相似文献   

7.
一位中国旅者独自游历瑞士小城卢塞恩时,被旖旎的田园风光深深吸引住。旅者越走越远,逐渐迷失了方向,在翻过一座小山包后,他误闯进了圣泉公墓。  相似文献   

8.
麦哲伦是位伟大的航海家,死于菲律宾,他是在与当地土著的交战中身亡的。迄今,在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依然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之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敦煌卷子中的《常何墓碑》对研究隋唐之际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邓文宽先生已经对碑文作过全面考释,本文在邓文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校释意见。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透视和光暗作画不能离开透视。古法,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又仰画飞檐等等,即是透视。所以,国画山水不是不讲透视,就是不讲到底,也不强调透视。像投影法用焦点透视,是几根线拉到一个焦点上。  相似文献   

12.
衡水市赵家圈镇冯家庄村西北与深县史界处,有四块石碑——冯汉墓碑、冯汉夫妇墓志碑、护国双林寺记碑、重修双林寺志碑,它们是明朝万历年间所立。这四块石碑,都和明万历初期的大宦官——冯保相关。  相似文献   

13.
马的墓碑     
一块墓碑,在荒原与雪山之间。碑文上写道:达拉之墓。后边,是一棵孤立的树。达拉是谁?在通往墨脱的边地察隅旅行,我为墓碑上的名字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06,(7C):59-59
杂草丛中,一座古坟,墓碑已经风化,字迹模糊不清。然而一个奇怪的标帜却隐约映入人们的眼帘:碑顶部刻着一个等边圆柱以及它内切球的图形。了解数学史的人很快就会知道,这里长眠着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已经有二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15.
麦哲伦是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人,尽管最终自己并未能亲自完成这一壮举。  相似文献   

16.
17.
墓碑的两面     
傅一河 《初中生》2010,(5):28-28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一面载有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三月的云彩四月的天,正是和徐志摩比痴的时节。清明节在一派生机中迤逦而来。为什么谨以纪念死亡的日子要在如此生气蓬勃的时节里到来?我踩在乡间雨后松软的泥土上,明知此时是在踏青扫墓,心里却全无半分肃穆与怀念之感,心情明朗得像是春游般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19.
奇特的墓碑     
1962年12月1日,马涅什展览馆内,一片肃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正在漫不经心地观看艺术作品。当他看到一位雕塑家的作品时,便讥讽道:“一头毛驴用尾巴也能画得比这好。”侮辱顿时像座大山一样,压着雕塑家的心。他终于忍不住,发出了质问:“你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评论家,凭什么这样说?”  相似文献   

20.
曹植墓碑原有两块,分别立于曹魏时期和隋代。盖因违武则天之意,在其执政期间被弃于鱼山南麓的大清河。清朝初年,隋代所立的曹植墓碑重现人世,此即今天所见到的曹植墓碑;而原树曹植墓碑却至今仍不见踪迹。曹植墓碑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学与书法两个方面。就前者来看,曹植墓碑文继《诗经》之后,再创四言辉煌;其重视对仗和音韵之美,对骈体文的发展不无影响;具有从建安文学到隋唐文学的过渡“转型期”文学特质。就后者来说,曹植墓碑文书体篆、隶、楷混杂并用,反映出书体演变的过程;证实隋朝为上承南北书风、下启唐代风范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