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蟹六跪而二螯"出自《荀子·劝学篇》.跪,足,指蟹腿;螯,即蟹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螯.吃过螃蟹的人都知道,螃蟹实有十条腿,如果把两只螯算在外,也还有八条腿.在生物学上,螃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十足目,既是"十足目",自然典型特征就是十条腿.那为什么荀子要说"六跪"呢? 学界一般认为这里的"六"字乃"八"字之误.这可以称之为"讹文说".王先谦《荀子集解》"蟹六跪而二螯"注引卢文弨之说云: 案《说文》:"蠏有二敖八足."《大戴礼》亦同.此正文及注"六"字疑皆"八"字之讹.  相似文献   

2.
“蟹六跪而二螯”出自《荀子·劝学篇》。跪,足,指蟹腿;螫,即蟹钳。这句话意思是说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螯。  相似文献   

3.
改字     
《荀子·劝学》篇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至于蟹有没有六条腿的,是个问题。一般人看到的,都是八条腿,于是怀疑“六”是“八”字之误,随意改动。但据《本草纲目·介部·蟹》记载,李时珍引南朝陶弘景的话:“(蟹)未被霜,甚有毒,云食水茛所致。人中之,不疗多死也。独螯独目,两目相向,六足四足,腹下有毛,腹中有骨,头背有星点,足斑目赤者,并不可食,有毒  相似文献   

4.
荀子《劝学》篇中“蟹六跪而二螯”一语,遗后世千古之谜,古今学者多有诠释,学界多循金元时期李治之论,一般认为其中的“六”字乃“八”字之误。李治在《敬斋古今(黈)》中云:“蟹八足而二螯,天下人无不识者……荀子大儒而谓蟹六跪而二螯……荀子之误,至损八足而六之……许叔重尝撰《五经异义》,当时号为博物,而亦以蟹为六足者,非不识蟹,循荀子之说而忘记其所以为误耳。”然而,试观李治之论,殊觉尽多臆断,难经推敲;  相似文献   

5.
荀子《劝学》中有一句话:“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相似文献   

6.
螃蟹     
⒈圆圆在海边看见一只螃蟹。⒉螃蟹有八条腿,两只螯。⒊螃蟹的身上长着硬硬的壳。⒋啊,原来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螃蟹@姗姗 @费嘉~~  相似文献   

7.
    
<正>上帝造出了螃蟹的身子后,问螃蟹:"你想要几条腿呢?"螃蟹刚刚看到上帝给了豹子四条腿,豹子像闪电似的飞奔起来,眨眼间便消失在密林中。于是,螃蟹心里一琢磨,说:"我要六条腿。"螃蟹想,六条腿一定会跑得更快。上帝笑笑说:"好吧。"上帝还没有造完六条腿呢,螃蟹又急忙补充道:"我还要一对大螯,这样我会更加威武勇猛。"仁慈的上帝答应了它。六条腿加上一对大螯的  相似文献   

8.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卖螃蟹的商人,他正在市井上喊着:“一斤螃蟹两块钱!一斤螃蟹两块钱!”路过的一个年轻人嫌他的价不合理,便拉住一个过路的老头,要老头帮助他整治一下这个商人。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商人面前对商人说:“我们俩一个喜欢吃蟹身,一个喜欢吃蟹腿,你一斤螃蟹两块钱,我们一斤蟹身一块二,一斤蟹腿捌毛,不也是两块吗?卖我们十斤螃蟹,算八斤蟹身二斤蟹腿,我们分别付钱,然后自己来分。”结果商人卖了十斤螃蟹,却只得了十一点二元。他觉得  相似文献   

10.
两只螃蟹     
螃蟹是两只螯和八条腿的节肢动物,靠在泥中寻食生存。一天,有两只螃蟹下到一个坑中觅食。吃饱后它们想爬出这个土坑,但是由于嫉妒、贪婪和自私,两只螃蟹互不相让,爬不出来了。这只向上爬时,那只就挡住,两只便同时掉了下去。那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外婆从乡下带来了十只大螃蟹,我迫不及待地凑近去看。每只大螃蟹都有我一个拳头那么大,背上长着硬的壳,像一个个身披铠甲的战士。它们的眼睛像两颗小米粒,八条腿分布于身体两侧,还都有两只大螯,像两只大钳子,上面还长有黑乎乎的毛,威武极了!它们都会吐泡泡,没一会儿,  相似文献   

12.
螃蟹好斗,在打斗中或逃避敌人的捉拿时,敢于“壮士断臂”,甩掉大螯或腿足,然后逃之夭夭。不久,丢失的大螯和腿足又可重新长出来。海星有五条“腕”,相当于咱们的头和四肢。这五条腕,任你砍去哪一条,它都要感谢  相似文献   

13.
秋天,有着王者气势的螃蟹肥壮了。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几十只大螃蟹,我们将为它们举行了一场争霸赛。选蟹要想成为最美的螃蟹,仅有祖传防身武器——大螯还不行,还需要体形大,体重足。  相似文献   

14.
小公鸡,两条腿大花牛,四条腿小蜻蜓,六条腿大螃蟹,十条腿蚯蚓、鳝鱼没有腿蚯蚓、鳝鱼没有腿$小千动漫~~  相似文献   

15.
河蟹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講授动物学“蝦与蟹”这一节时,老师們很难找到一些适当的参考資料。而蝦与蟹却是我們常見的食用动物,課后学生特別容易发問。其中某些問題也正由于参考資料的缺乏,使老师們往往不易回答。关于蝦,刘瑞王与李慧珠兩位同志先后已在生物学通报以及本刊上談过了,現在讓我来談談蟹吧! 蝦与蟹都隶屬于节肢动物門、甲壳綱、十足目,蟹的种类比虾多,約有3500种,大多数海棲。河蟹是蟹的一种,学名为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我国各地有許多不同的俗名:螃蟹、毛蟹或清水蟹。  相似文献   

16.
螃蟹为何横行?螃蟹为了保护自己免遭攻击,演化出蟹壳这样的骨骼,螯足长在蟹体两侧,是由第一对胸足变形而成的,就像人的两只胳膊。由于蟹足的关节很少,除了左右方向比较灵活外,前后方向只能做轻微活动,因此蟹选择了横行。另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也是螃蟹横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螃蟹斗     
昨晚,我们一家子去吃海鲜. 到了餐馆,我趴在玻璃缸上,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缸里的螃蟹.第一个缸里是青蟹,第二个缸里是大闸蟹,所有的蟹都长着八条又长又尖利的腿,还有两只坚硬有力的大钳子.它们的腿只有两个关节,不能直着走,所以才有了“横行霸道”这个说法. 螃蟹们挤成一堆,好像正在商量着如何逃出去.瞧,它们有的一只一只地叠在一起,仿佛在采用叠罗汉的战术;有的选择单打独斗,想靠自己有力的脚往上爬.它们一定很想越过玻璃牢狱获得自由吧?  相似文献   

18.
《赶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里的一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情趣。一是浪花之趣:“我”来到海边,刚巧退潮,浪花像个顽皮的小孩,好像不忍离开那松软的沙滩以及沙滩上赶海的人们,一步一回头。沙滩上那赶海的小孩光着脚丫,兴奋地追赶着那浪花,则更为有趣。二是摸蟹之趣:“我”摸呀摸呀,嘿,竟摸到了一只小螃蟹,让人惊喜,让入觉得有趣;小伙伴捉螃蟹则更为有趣:他本想来个突然袭击,可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竟然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疼得他“哎哟”一声叫了起来。捉蟹竟被蟹夹,妙趣横生。三是捉虾…  相似文献   

19.
三招学数学     
孙超 《山东教育》2014,(6):47-47
1.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一课时,我在课前设置“读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外婆去菜场买虾的时候,虾堆里混进了两只小螃蟹。外婆把它们放进玻璃瓶中给我玩。小螃蟹在瓶子里爬呀爬呀,可怎么也爬不出来,因为玻璃太滑了。还是我来帮帮你吧。我把一只小螃蟹抓出来放在我的手心里。哎呀,这是一只多么小的螃蟹呀!它的蟹盖只有我的大拇指指甲那么大,细细的腿,小小的蟹钳子,真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