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记》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在篇章叙事中有独特的作用,其中叙事时间采用的方式包括顺叙、补叙、预叙,在叙事中可以起到连贯情节、深化主旨、制造悬念的作用;叙事空间结构是通过倒叙、插叙的叙事方式来实现,在叙事中有揭示因果、囊括全局的艺术效果。准确理解《史记》的时空叙事,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和鉴赏《史记》的文本意义和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2.
《列异传》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处理巧妙:其故事主要通过叙事学的预叙和概述的手法来实现叙事时间的转换,同时故事中虚构的鬼怪、神仙对人类生活的介入又造成了叙事空间的混杂。这种对时空的独特处理造就了小说的奇幻之美,也影响了小说及其它叙事文学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20,(4):99-104
《天黑前的夏天》中"离去"与"归来"结构隐含着独特的叙事艺术。该结构以"多重叙述"的方式在平行走向之下又呈现出的对立之意构成了小说内含的叙事张力,使得"离去"与"归来"结构呈现多种样态的叙述功能。特定的叙事序列、单一叙事模式以及情节反转的结构方式,表达了莱辛呼唤女性气质回归,反对英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激进女权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时间方面来研究《喧哗与骚动》的独特的叙事策略,表现福克纳在叙事技巧方面的非凡成就,彰显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时间是纳博科夫小说的主题之一,在《洛丽塔》中,小说的叙事时序体现为时间错乱,叙事时距体现为停滞的时间和转瞬即逝的时间。通过将过去与现在并置,倒叙和预叙叠用,作者营造了一种回环反复的氛围;通过不同叙事时距的灵活处理,作者得以呈现主人公亨伯特的情感重心。叙事时间的艺术化处理令读者感觉到亨伯特生活在挥之不去的记忆中,对洛丽塔的爱是刻骨铭心的。  相似文献   

6.
马丁·艾米斯是二战后美国的新秀作家之一.<死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尝试不同叙事技巧在文本中使用的一部作品.本文探讨了<死婴>的叙事时间,从这个角度展现了作家马丁的小说技巧和多维叙事形式.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华裔美国作家伍慧明以一部处女作《骨》一举成名,小说平实简朴的语言,寓意深刻的象征,引发的文化与身份的思考都已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但它独特的叙事时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用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对《骨》的独特叙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阿甘正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本文主要结合色彩、剪辑、声音等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层次、叙事视角、叙事基调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充分把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将时间叙事的多向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与空间叙事的液态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相似文献   

10.
《桯史》摒弃了北宋欧阳修等人修《唐书》时的质木无文,远承司马迁《史记》的优良传统,融文史于一炉.对《桯史》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叙事理论对《桯史》的文本进行解析,力求沟通中国古代传统叙事与西方叙事理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斯普特尼克恋人》是村上春树的知名小说。故事情节疏离现实、跌宕起伏,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论著频出。而笔者在阅读中发现小说在情节之外,其圆环式的叙述结构更是匠心独运。本文即从此处入手,从文本整体意识形态、具体叙述时空设定等角度探讨作品,以期从新的视野对小说进行解读,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以虚实相间的手法颠覆了日本传统私小说式的叙事方式,敏锐地捕捉都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困惑,通过空间的异化设置来反复审视都市内部精神世界的构造与真相。在现实与虚幻、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中,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呈现出多维度的立体感,在都市空间的切换过程中迫近都市人内心的真实镜像。同时,村上春树作为一个都市人,不仅享受都市的多元与繁华,更深切地体认到现代社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断裂与偏离。《挪威的森林》中二元空间的彰显,无疑从精神层面关照了都市化进程下人的状态及都市的困惑。而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的有关理论,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几个方面对《悲惨世界》的叙事特征作一简析,以期揭示该小说文本内部的基本建构以及作者处理时空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4.
胡诺特·迪亚斯的短篇小说集《沉溺》描写了多米尼加裔移民在美国遭遇的种种身份认同危机。小说集的叙事特征尤其引人注目:貌离神合的片段式叙述、采用“留白”手法的开放性结尾以及为了还原真实人物而采用的视角越界策略。以上种种叙事手段均有助于该书边缘族群身份追寻的主题表达。  相似文献   

15.
耿祺 《海外英语》2012,(1):194-195
As narratives are composed of the content encoded and the medium giving concrete shape to them,narratives are inseparably intertwined with temporalities,those of story time and narrative time.In the poem When We Two Parted,there is the co-existence of story time and narrative time.The story time covers three sections depicting separately the past events,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They are boiled down into the poem in thirty two lines in total,which gives rise to the variance between duration of story time and duration of narrative time.The durations endow the poem with distinguishable narr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肖锋 《成都师专学报》2009,(2):69-71,77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是在一种倒叙的叙事时间模式下来进行叙述的,本文试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析,以阐释其独特的叙事时间魅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伤逝》是很具独特性的小说,文中运用内心独白式的叙述,看似是第一人称叙述,实则并非如此,同时不仅有独特的时间感还有灵活的空间机制,恰到好处地引起读者反思共鸣的同时展现了鲁迅小说复杂性和深刻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唐代以后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叙述相异的面貌。具体表现为:以年轻女性从边缘到中心地位转换为特征的人物修辞设置、以偶然巧遇的特殊机缘为特征的时间修辞设置、以闺房对外秘密通道为特征的空间修辞设置,使叙事因子及叙事流程突破以往叙述模式、认知模式和一般预设,获得异质性,激起大众的接受兴趣。  相似文献   

19.
时间和空间是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作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背后隐着其特定的人生观念和审美趣味。张爱玲对时空的幻化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与关注,她不仅在小说中尽抒生命流逝、世事乱离之感,而且以灵活多变的时空变换机制描摹现实人生,表达苍凉的况味,时空在其小说文体中显示出审美与叙事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具有天然的时间性,而作为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华裔作家对小说时间的结构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悟与表达。借助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探讨汤亭亭《女勇士》的叙事时间结构艺术,可以发现,汤亭亭复杂而纷乱的时间意识折射出的是其身处两种文化空间,对自我身份构建及归宿的体认和沉思。汤亭亭对小说独特的时间安排彰显出了虚构的力量,为美国华裔女性树立了新的形象,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