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成功地塑造出同名主人公秀拉—一位典型超越性自欺的人物形象。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看,秀拉具有典型超越性自欺的特质,其自欺性集中表现为自为存在内在冲突中的一种超越性偏执:具体体现在“循环否定中的虚无”和“无限超越中的焦虑”两方面。秀拉的“超越性自欺”生活模式割裂了她与周围人及其所生活的社区间的关系,解构了黑人生活社区中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甚至导致她自身的毁灭,但秀拉的摧毁力量中也孕育着建设与新生,在秀拉死后的多年后,“底层”社区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变化正是秀拉摧毁力量中孕育出来的新生力量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等待》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他在《等待》中表达了与存在主义哲学一致的主题与内容。本文尝试运用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理论解读主人公孔林一等再等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孔林十八年的等待是荒诞的外部世界的产物,他的第一次的等待是活在自我欺骗当中。而孔林的第二次等待反映了他真正的存在和对本真的追求。通过把读者带到主人公孔林的内心世界,哈金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生存状况和寻找通向"本真"和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不仅从性别、种族、文化冲突等角度探讨了黑白两种文化的矛盾,而且在哲学视角上体现了萨特式存在主义中“自欺”理论和“他者”理论。作品阐释了个体不同的选择行为会造成不同的命运结局,流露出莫里森对人类(尤其是黑人)生存环境和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萌发着人的意义世界中的自由解放精神和从内心的精神自由到社会的现实自由的实践追求,萌发着自由哲学的世界儿和世界的自由哲学化,即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崇高价值取向。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宣言,是马克思学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鲁迅的《伤逝》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爱情的反讽,这种反讽意义是通过两个要点来完成的:一是小说叙事与其语境的对立;二是《伤逝》主题内涵中所表达的自由恋爱与传统婚姻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现代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出色的女性形象,《蒂凡尼的早餐》里的郝莉和《夏日十字路口》里的格蕾迪,社会阶级、家庭背景以及各自所持的人生观的不同使得这两位少女为着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进行着不同的挣扎。然而,结局却是一样的萧条、肃杀。作为卡波特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夏日十字路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卡波特早期作品中业已形成的特定风格及对其成熟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认罪书》是一部关于"罪"与"认罪"的作品,金金是小说的女主人公,是小说情节的穿针引线者,金金的身份是十分特别的,在小说中并不固定,而是不断变化的,经历了自我主义者—复仇者—揭秘者(忏悔者)这几个阶段,金金身份的变化是小说的关键,其带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并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自由》是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厄普代克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自由与束缚、欲望与道德在主人公身上发生激烈碰撞。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作品进行分析,为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韩冬玲 《文教资料》2010,(29):34-35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作品主要写了女主人公海丝特一生为追求自由爱情而抗争的历程。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女主人公,从而揭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浪漫主义思想,同时也表明女性生而具有平等、自由和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其早期的哲学思想中对启蒙哲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政治自由做了初步的超越,分析了作为政治自由前提的宗教批判、政治自由和人类解放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认识到人的本质只有在人类解放中才能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堪称电影的经典之作。文章主要从《蓝色》的精神层面探讨了主人公茱丽的心路历程:由逃避到面对,由不选择到自主选择,由自由到不自由。并从这一心路历程解读导演的内心精神,借以阐述选择和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上的自由和哲学上的自由是两种不同的自由,政治上的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合法的民主权利;哲学上的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自由,曾经是一种解脱,现在却成了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人们在享有现代自由的同时,亦在忍受分离感、孤独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等痛苦。面对这一现代自由的悖论,文章指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两条路: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勇敢地面对。作为一个满怀希望而又有理性的思想家,弗洛姆试图用“爱”来消解现代自由的悖论,因为“爱”既能克服现代自由的弊端。又能保存人的自由与个性独立。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的基础上,对《庄子》文本从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及语言与世界的逻辑构造等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得出《庄子》是表现主义的文学经典的结论,并着重强调了语言自由同主体自由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视域来看,自由是一个复杂的难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自由也和现实世界的自由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鉴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造成好的社会效果的网络自由,要保护甚至扩大;对于利用网络自由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则要用法律进行规制。此外,光靠法律的约束还不够,还需提高网民的公民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7.
加强教学控制和提倡教学自由是教学管理中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给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教学管理过程中过度控制的几种表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行弹性管理,实现教学控制与教学自由相对平衡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存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状态过程,学习自由是生命自由的应然状态,非自由是学习自由存在的现实。处在某种自由状态下的非自由之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从事着适应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在根本上钳制着学习的存在限度。"获得"与"创造"是不同状态下学习的存在限度体现,它们在学习存在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连续体。指向未来的学生学习构建,要求人们必须回归到学习的自由状态,把学习从低位限度拉向学习存在的高位限度,坚持学习的"生命在场",使学习从"获得"到"创造"、从"学什么"到"我学什么"转变。  相似文献   

19.
浅析《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爱》是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部自传色彩很强的小说塑造了一个有着鲜明反抗性格、热烈追求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简.爱在不同时期的性格特点,并指出了《简.爱》的作者由于时代和自身原因而表现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W. Richard Bond's “Zero Tolerance: A New Enemy of Academic Freedom?,” Michael Kubara's “Academic Freedom,” and Fred Wilson's “In Defence of Speech Codes” included in the Symposium published in Interchange, Volume 27, #2, 1996, deal with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academic freedom in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the pressures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academy for its attenuation. Although the Bond paper begins with the recent controversy in Ontario universities over the attempted introduction of a policy of zero tolerance of harassment and discrimination, it quickly moves to a summary of the traditional position regarding academic freedom in which that right is balanced by a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As insistent as Bond on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freedom, Kubara and Wilson both approach the topic in a more argumentative fashion. Kubara and Wilson differ, however, in the kinds of arguments they propound. Kubara defends the traditional liberal concep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attacks what he regards as the trendy feminist attack on academic freedom. Wilson recognizes that along with the rights bestowed by the accept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academic freedom is an obligation to engage in rational debate. The mechanism in Wilson's view for ensuring such debate is a well-crafted speech code in which professionally unacceptable speech acts are unambiguously defined.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ositions is that, whereas Kubara advocates an academic discourse that is as unfettered as is permissible within the law, Wilson proposes stricter limitations. I will discuss the Bond, Kubara, and Wilson papers in turn, commenting briefly on their positions. I will then present my own position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speech c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