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追溯中原特色体育文化形成历史的基础上,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以市场营销学的视角,分析了“河洛社火”品牌化的概念和发展的可行性,并针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环境下,中原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代民间歌谣十分丰富而生动,以其鲜活、独立的民间姿态保存着社会生活和民间普遍社会情绪的原生态。它的传播与流变准确地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和民众情感与审美倾向。随着人们对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视,也愈来愈重视在文化视角下对文学现象的全息研究。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积淀丰厚,其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而民间歌谣是河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民间精神生活的活化石,在河洛文化视野下研究它,无疑是我们对河洛文化的全息化观照。所以调查和研究民间歌谣,对于丰富河洛文化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扎马角”社火近几年出现在晋南农村的年节文化活动中。这种社火的形式颇具特色,扮演马角的村民用钢针刺破脸腮是社火的主题造型。这种社火蕴含有远古巫舞和傩祭的遗意,还有原始农耕社会血祭的意味,是节令性特征鲜明,功利性祈愿意图明确,较为典型的农耕文明传承中农事祭礼式的社火活动。对扎马角社火造型意蕴的考究,即是对影响和支配其造型活动的乡土文化观念和民间审美取向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新旧文化的交替勾勒出文化变迁的轨迹,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深层内涵所在。传媒技术的革新使原有文化秩序中时空意义发生了转变,带来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重构。文化自觉与选择的特质,造就了文化话语权的颠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危机与挑战。河洛佛教音乐作为一种成长于河洛文化之中的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宗教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有必要加强对河洛佛教音乐的重视程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好河洛佛教音乐的现代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而推动古都洛阳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5.
《诗经》与河洛地域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相当多的《诗经》篇章就是反映了河洛地区的生活和文化,或产生于河洛地域;这其中应该包括《周南》、《小雅》的全部和《召南》的一部分。这些产生于河洛地域的《诗经》篇章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河洛地域文化的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方面,尤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词历经几千年,经过岁月的洗礼,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变得丰富多彩。"秋"这个被历代诗人引征到诗歌里的词语,被赋予了各种感情色彩,或哀愁怨愤,或痛悔遗恨,或缠绵悱恻,或桑梓之情,或幽愁暗恨,或伤古怀今等等。实为名副其实的"多事之秋"。而本文旨在结合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将被诗人所赋予情感的"秋"的意象做简要分类,以便在后来学习关于秋诗秋词的过程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傩文化是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延续至今的傩祭仪式和傩戏文化则是研究傩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傩文化的“活化石”,而且具有重要价值。处于甘肃中东部的傩文化历史悠久,不仅继承了古老的傩文化,同时又具有它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轮子秋”就是土族人民众多体育活动中的一项文体兼并,具有较强健身作用和审美价值的运动项目,文章以此为例进一步探讨了民族体育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鲧、禹是华夏族的人,夏代的统治中心是在以嵩山为中心的颍水谷上游及伊洛地区,也即司马迁所说的夏代的中心是在"河洛之间"。濮阳地区是华夏族、夷族和商族的相互错处地区,不是夏代国家统治的中心地区。我们要探索的是夏代国家的夏文化,不是"夏族"的文化。今后探索夏文化的重点,仍将继续放在豫西和晋南地区,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0.
"河洛文化高层论坛(2014)——回顾反思前瞻"对1989年以来,尤其是近10年的河洛文化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充分肯定了河洛文化研究近25年的成绩,认真反思了河洛文化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指出目前的河洛文化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后的河洛文化研究应立足于这一初级发展阶段制定规划,确定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洛文化与当代河洛文学研究有着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学术价值.河洛文学既是河洛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它沉潜着河洛地域的文化心理、价值规范和精神特质.以河洛文化为视阈研究当代河洛文学,能阐释和把握其精神图象和风格特色,绘制补充当代中国地域文学的完整地图.河洛王都历史、伊洛理学、道教文化是揭示当代河洛文学文化身份的重要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12.
河洛学与河洛文化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作为中华最早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研究已具备形成一个学科的基础。河洛学研究的对象,是从远古到清末河洛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相关区域文化关系。它有“道器合一”的综合性等特点,是“国学”和其他区域文化学研究的基石,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多元及文化的多元无不昭示祖先文化的强健与活力。河洛文化的兼容性,表现为内在的阳刚与形态的阴柔、多元的灵魂、文化与政治联袂以及随地生根的活力。本文拟从她的兼容性特征入手,分析其兼容性的基石、形态、表现与途径,为实现祖国统一及现代化进行学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终身学习是人的生存发展、教育学习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发展,社区学院教育正是终身学习理念建立的主渠道,对构建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主要从社区教育的社会价值、人的发展价值、政治价值等方面来探讨社区学院的教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社区教育品牌价值是指社区教育品牌产生的社会效益,对提升公民素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其重要特征是示范性和恒久性,其形成基础是受众的多寡、经费的投入、资源的支撑和宣传的力度,其形成过程是社区教育服务居民过程中产生的效用及在和谐社区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产生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共同体可以视作一种有价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区别于班级的、非正式组织的群体。学习共同体具有主动参与、共同愿景、边界灵活、尊重差异、情感丰富等特征,因此更有利于学习者发挥主体作用,快乐地、有深度地学习,习得学习策略,促进师生整全地发展,形成对话性的教学生活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努力创建共同愿景,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完善课程体系, 使学校、班级的管理扁平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最大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社区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面向全体民众;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要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北宋是河洛地区一个重要的外来人口的迁入时期。河洛地区的移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周边国家的降民;因自然灾害自发移民或由政府安置在当地的外乡人;移居当地的士大夫或致仕官员。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移民迁入河洛地区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人口的显著增长、农田的大力开发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洛地区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及其基本价值观发源于西方,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发生了冲突。探求这些冲突及其产生原因,并适当消解这种冲突是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