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智辉 《快乐阅读》2013,(30):78-79
自学是学生为了获取知识而独立展开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是以老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我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抓住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有  相似文献   

2.
一、摆正主体的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会自觉的方法,也就是教师“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让学生事先预习、自学,把自学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对共同的疑难问题,教师重点讲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际上是自学而不是教学了,教师在教学中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黄贤新 《考试周刊》2013,(80):75-76
“教学向自学过渡”是当代教学论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国际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在其少年时代接受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活到老。学到老”,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教学向自学过渡”,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达到“不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学生真正地走上自学之路。关键在于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掌握一定方法,并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有能力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设计理念.“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生本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教学要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生为本,就是依靠学生自学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的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懂易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师课前的“点拨“引导”和学生课中的“合作”“交流”有效结合.如何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的学会学习呢?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学习何炳章老师的文选,以及在"引导自学"课型的实践中,我觉得这种"引导自学"课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也就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我们都知道这种课型有五大环节: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因为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所以我认为这五个环节中,重要的是围绕重点自学这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是不会自学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呢?对此,笔者将自己的实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教学,教学,教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指导学生学会学。语文是带有工具性的学科,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工具,就必须加强指导,让他们学会学。如果课内教会了学生学,那么学生在课外以及在进入社会以后就能自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今后要强调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语文教学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到达不需重复,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意思非常明确,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不教,语文阅读也例外。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备课给自己设计的时间比较多,给学生设计的时间相对少,所以不教也或是少教,让学生自学是无法实现的。可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说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必须要加入到阅读教学中来,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与学生的自学进行融合。所以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时进行自我监控特别的有必要,这里我就从以下几点来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学,这样教师就不能一切包办代替,而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的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课前留有余地,让学生预习。教师在未加指导讲解前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潜力。这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学生看懂了,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教师今天的教,就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况且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面是有差异的。课堂上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重点地分析、讲解,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有余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自学的能力与习惯,让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处理问题以及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启求解决。”(《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21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地实现由教法向学法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以下是我指导学生课堂自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一、精讲巧练,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课本是教学之本,学生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课本。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其自学能力,但教师的讲授时间也相应缩短,教学任务难于完成,这与学生自学的时间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这一矛盾解决不好,课堂自学的指导也就无法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我觉得要解决好教  相似文献   

12.
一.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语文学习局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巧,形成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让低年级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参与到自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整体提高。这种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师从"满堂灌"向最大限度的学生自学和学生参与转变,是激励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思维、启迪智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去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去自学呢?本文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成人中专教学中,应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自学、讨论、讲授、实验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之关键。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学生能自学,即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提高时,要注重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在自学中不断丰富知识,增强才干。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看书钻研课本的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看书钻研课本的能力方面,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带着问题看书。例如:关于物理概念,看书提要有:为什么要引入这…  相似文献   

15.
正"四环教学法"指的是把一节课分成学生自学、教师讲解、课堂活动与拓展引导这四个环节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是注重分析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开展学习,脑、口、手并用。四个环节要做到环环相扣,有效把学、教、做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确保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一、学生自学这是首个教学环节。在教育理论上有这样一句话:授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觉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小学美术兴趣教学,就是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用美术特有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美术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多表现为教师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和掌握都在围着课本转,是一种机械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学,摆脱教学中的强迫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教育。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要抓预习习惯的培养。因为预习习惯的形成是通向自学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着力抓了这一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懂得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学生总是会离开老师的,必然要走自学的路,要独立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而要能自学,必须先搞好预习这一过渡,在校就养成预习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才能适应今后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同志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使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而且,在将来没有专职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同样能搞好学习。但是,自学能力是只有在长期的自学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而要坚持不懈地自学,又只有在养成了自学习惯后才有可能。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叶圣陶同志还说过;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毫  相似文献   

20.
周美玲 《福建中学数学》2003,(5):F002-F002,3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Freudenthal提出了“再创造”的教学理念,所谓“再创造”,就是要求课程设计者和教师,不是将数学当作一个现成的体系来教,而应当在教学中充分注意,让学生通过再创造的过程来学习数学.它意在改变以往学校数学教育以教师教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体系为主的做法,提倡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通过创造数学来学习数学. 1 为什么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再创造”的思想? 这主要是基于数学学科产生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数学的一个特点是它有很强的结构体系,这是数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